军火帝国_第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节 (第4/4页)

办事处。

    办事处的值班室,一位军官正在使劲擦着皮靴,把靴子擦得晶光闪亮,就如同他的光头一样。北方军多的就是光头。但是拼命擦靴子的却没几个,这个是王洪巽。都是当年在英国军舰上受训惹的祸,被那些严谨的英国佬们给练出来的。

    卫兵把拎箱子的年轻人手中的介绍信接了过来,转身进入值班室,递给了王洪巽。

    “什么玩意?”王洪巽满不在乎地打开介绍信,才看了几眼,就飞快地站了起来,大叫道,“卫兵,卫兵,人在哪里?”

    卫兵有些傻眼,马上指了指身后,年轻人正站着等回话呀。

    王洪巽冲了出去,连忙敬了一个军礼,也不待年轻人回礼,直接抢过了他的藤条箱子,谄笑着说,“教官好,我都在这里等你二天了。”

    年轻人有些不好意思,讪笑着说,“这位长官,我自己拿吧。”

    王洪巽肩上的军衔标志是少校,年轻人所授军衔只是上尉,哪敢让他拎箱子。

    顺手将箱子拎到左手,王洪巽右手一把搂住年轻人,不伦不类地笑说,“永昌兄弟,我可是花了大价钱,才搞到这个迎接你的差事,总得让我拍拍马屁吧。”

    年轻人,也就是徐永昌,顿时哭笑不得,迎接人的差事也要花大价钱?

    王洪巽洛里啰嗦一大通后,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道,“永昌兄弟,你坐的火轮怎么延误这么迟呀?”

    徐永昌红着脸说,“我以为大本营在阶州,直接就上了去阶州的火车。发现不对劲,赶紧坐回来,又发现陈家庄是不允许没有许可人员下车的,只好再到碧口来找你们了。”

    王洪巽楞了一下,差点笑出来,赶紧又忍了回去,“没事,先去游览了一下阶州也好呀。”

    徐永昌,就读于北洋政府陆军部将校讲习所,民国二年冬以第一名毕业。

    将校讲习所学制两年,师资甚强,中国教官均为陆军大学第一、二期出身,还有不少教学严谨、讲学精湛的德国等外国教官。德国教官丁克迈尔少校有时甚至带学员到德国驻华大使馆,将火炮拆开逐一讲解。

    有次讲“连战术图上作业”,丁克迈尔少校说,“部队此际只有这两个布置法。”徐永昌听后,略加思索,马上举手起立,讲出第三种布置法。丁克迈尔少校思量一番后,宣布说,“部队此际,可采用徐永昌的布置法。”徐永昌因此一举成名。

    徐永昌毕业后,本来应该分配到南京陆军预备军官学校,但是其认为自身需要进一步进修,辞未赴任,结果恼了陆军部那些官僚。刚巧袁大总统曾答应提供几名优秀毕业生给北方军担任中高级教官,陆军部官僚直接下令,要么到北方军任教,要么被免去军职。

    无奈之下,徐永昌只能尽快赶到阶州赴任。

    只是没成想,繁华的铁路货运、络绎不绝的移民人潮,差点让徐永昌看晕了眼,稀里糊涂地就上了火车直奔阶州而去,闹出来一个大笑话。

    第一零三章 白朗西进

    还没有从风景如画的陈家庄山水中回过神来,年轻的中尉军官徐永昌又马上被陈安顺口放出的炸弹,轰得晕头转向。

    陈安很是干脆利落地给了徐永昌两个选项,一是担任北方军中高级军官培训教官满三年后,徐永昌以中校军衔回到北京。二是从此加入北方军体系,直接提拔到少校,然后送往德国陆军学校进修,回国后服役于北方军。

    去德国陆军学校进修的选项击中了徐永昌的软肋,尤其是一路走来阶州的欣欣向荣,让年轻军官很是敏锐地感觉到北方军的无穷生机。

    很快,徐永昌爽快地接受了加入北方军体系的安排。

    大喜过望的陈安,马上找来还在阶州休假的克劳泽,请他找关系跟德国军方联系,看能否出一些赞助费,然后安插徐永昌进入陆军军校进修。

    克劳泽想了一下,觉得可行,随口应下了。

    军务署立即安排徐永昌进入上半年的新兵训练营,这是惯例不能破坏。任何一个外来军官也需要对北方军的战法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如同孙岳一般,新兵营出来后,却是可以直接授予更高级别的军职。

    克劳泽回到上海,第一时间找到了德国驻上海领事馆。

    德国领事听完克劳泽的要求,觉得有些难办,赶紧向国内直接发电询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