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节 (第2/4页)

来运输军队快速移动。因为一件大事,刊载在上海的报纸上,引起了尼森伯姆的关注。中国人冯如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下月将在广州进行飞行表演时。这一事件,让在上海很多识货的洋人,诸如尼森伯姆都赞叹不已。

    陈安将信将疑地看着尼森伯姆电报上天花乱坠的描述,最终还是指示林玉山的情报司派出专人收集一下所谓汽车和飞机的相关信息。

    第一批的北方元被紧急印制了出来,除了添加一些细节,实际上跟当初的北方银行卷没什么两样,或者说基本上就是再加了一些防伪造技术的北方银行卷而已。这让擅于造假的莱恩来做,简直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陈安接受了克劳泽的建议,决定用黄金作为北方元的储备金。但是在价值上,克劳泽、科瓦尔和林月儿等人始终拿不定主意,到底一元北方元价值多少银两,还是很难估算的。

    陈安有些纳闷地问了一句,“北京政府不是要搞币制改革吗?他们是怎么办的?”

    林月儿回答,“据说是准备发行统一的银币,重七钱二分,含银不过百分之八十五,但是说了这么久始终没有下文,估计明年都不一定出来。”

    陈安不以为然,“我们的货币,主要还是和国内交易,如果老百姓之间买卖东西,还要进行换算,烦不烦呀,暂时币值一样就是了。但是,他们用银本位制,我们用金本位制,现在差不多是一样的,但是今后金银差价拉开,自然就会有区别了。”

    “可银币怎么办?”林月儿有些茫然,万一有汇率变动,纸币和银币价值不一样吗?

    “很简单,我们也印制跟北京政府一模一样的银币就是了,要贬值就一起贬值吧,不需要专门的北方银币。纸币才是真正的北方元,以后最终和银两价值进行脱钩。”陈安不懂什么经济通胀,只求方便使用就是了。

    克劳泽接到科瓦尔转来的陈安建议,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几十名金融专家不一定搞定的东西,陈安只用一个方便使用就解决了。远在上海的克劳泽回电就是一句话,“老板的意见就是上帝的旨意。”

    和北京的交涉又是一阵扯皮。

    袁世凯大总统对甘肃要提前印制含有他头像的银币十分高兴,但是对甘肃拒绝缴纳铸币税同样十分不高兴。要知道,铸币税可是有百分之十五呀,印制越多,收入越多。

    几番交涉后,陈安耍赖了,直接说如果不同意甘肃自行印制的方案,他就转铸西班牙的鹰洋,反正不就是伪造个模版而已,中国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匠师。

    袁大总统最后还是同意了,军火还需要陈安帮忙呀,不能真的干起架来。当然,对发行量做了限制,但是会不会遵守,两人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至于北方元的事情,陈安只是轻飘飘用北方银行自行发放的银行卷就混过去了。袁大总统轻视了这种薄薄纸片的威力,原本以为只是类似于当票、军票的北方元,最后差点席卷了整个中国大陆。

    北京提供的银币模版很快就被人专程送来。陈安很搞笑,竟然命令在北京送来的模版袁世凯大头像的左右,刻上甘肃两字。民国二年,甘肃版本的袁大头银币悄然开始流通。次年,做事拖沓的北京政府才正式在全国流通袁大头银币。只是不知道袁世凯大总统,看到印有甘肃字样的银币,会有什么感想。

    当然,这也是后话。民国元年的时候,甘肃版本袁大头毕竟还没有开始流通,陈安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河州。

    莱恩得到了陈安的授权,直接就印制了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价值的北方银行卷,或者说价值一百五十万两金子的北方元,立即缓解了北方军政府的财政危机。

    这一批当做北方元来实际流通的北方银行卷,原本也只可发行价值五百万银两的银行卷。但是在克劳泽的建议下,一举发行了三倍规模,既一千五百万两价值的银行卷。

    虽然,很多第一次拿到手的人,并不知道最下面那一段可当多少黄金的标注有些不理解,但是北方元在金融震荡中长期保持了币值稳定。

    为了获得这笔巨额的资金,陈安用民国元年的军火收入和军政府的岁入作了抵押,向北方银行举债发行了这笔银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