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帝国_第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节 (第1/4页)

    但是匆忙构筑的阵地,根本不能阻挡上千骑兵的快速突击,一切很快就结束了。

    隔了一夜,几名北方军的斥候,悄然搜索到这处战场,只是看到满目疮痍尸横遍野。李虎臣带着一个整营的兵力,很快也赶到了现场,当众拔出匕首对着自己的左臂就是三刀,向战死的弟兄们告罪。

    一个队的步兵,一个排的辎重兵,还有两个排的骑兵,整整二百三十多号人手,全都战死在了岷县东南一个山坳里。

    消息传到大本营,陈安亦是目瞪口呆。

    纵然是和陕西民军那一仗,吃掉对方四个营,战死连同重伤的,亦不过如此呀,而这次则是完败。精锐西军有多少损失,因为对方带走了尸体无法判断,但估计至多不过百余人,对方的突然冲击实在太快乐。

    这也让北方军的一众将领凛然,并不是一切都可以靠火力解决的,最起码精锐西军的决死冲击,北方军已经输了一仗了。

    虎子准备向北前进的两个营,马上改向西进,赶往岷县支援李虎臣。

    柳石也立即调整作战计划,主力即将南下,准备和虎子南北夹击,先干掉河州马安良再说,精锐西军的威胁实在太大了,大得不打掉它,北方军寝食难安。

    陈安找来科瓦尔,问当年俄国人怎么抵挡日本骑兵的决死突击。

    科瓦尔耸耸肩,很简单地说,“前面用铁丝网和壕沟让他们慢下来,然后用大炮和机枪尽可能地干掉他们就是了。”

    陈安恨恨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铁丝网?这个东西,怎么就忘了。壕沟来不及挖,铁丝网总是来得及布置的。

    钢厂马上加工了很多捆带刺的铁丝,还有木桩,派出专人飞快地送到正在前往岷县的虎子手上,连同送达的还有十几箱的m1911手枪。

    邓宝珊仔细研究了电报中所说的现场很多步枪被马刀劈断的情形,认为步兵遇到骑兵近身时,手上的步枪来不及上刺刀,只好当成木棍了。他马上提出,每个士兵都配上m1911,至少还可以干掉二三个骑兵保本。

    如今北方军的高层都知晓陈安根本不在乎军火多寡,因此提出枪械弹药需求的时候,都是往高了靠,邓宝珊甚至干脆提出每名士兵都配手枪的荒唐建议,最搞笑得是陈安竟然还真同意了。

    第八十六章 汽车和飞机

    为了生产足够的m1911手枪和11.43毫米手枪弹,陈安临时中止了火炮的生产任务。带给虎子的只是一个营的配给量,还需要更多的枪械和弹药。

    但是虎子的两个营集结和手枪运送一前一后两次快速机动,却足以将陈家庄现有的草料补给力量为之一空,让陈安感觉了转变快速机动的必然。

    步兵营新军一般只有五六十里,急行军也不过百里左右,但是无法持久,这还是北方军普遍大量列编马匹和马车运输辎重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的。否则,火炮等重武器,是非常难以急行军前进的。

    但是一匹马的口粮是一名士兵口粮的十倍分量,马匹列装的越多,后勤压力越大,所以马匹的列装是有一定限额的。

    在陇南一带作战还好说,到处可以找到马匹的干草,但是其他地方就需要自备干草,就需要将后勤的大部分补给力量给予保障马匹的口粮,注定马匹数量众多的北方军难以在非牧区持久作战。

    铁路线已经打开了军队快速机动的一扇窗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战斗都是围绕铁路线进行的,能否还有其他更机动,更灵活的前进方式,就很值得北方军政府研究了。

    大概是觉得局外人更能想出办法,陈安一个电报发给了尼森伯姆,让他去伤脑筋。

    尼森伯姆飞快地回来一封电报,指出要实现更加灵活的机动还有一种方式,大量使用汽车,甚至还举出一种在美国深受欢迎的车种福特t型车,但是这款车型的大规模量产据说需要明年才能实现。

    福特t型车诞生于一九零八年九月,拥有一部前置的四汽缸一体引擎,可提供二十匹马力的功率和在测试道上超过七十码的速度,这种引擎使用汽油或者酒精提供动力。

    甚至,尼森伯姆还异想天开地告诉陈安,今后还可以设想用飞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