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1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4/5页)

国方面之所以同意合作,肯定会有其目的所在。

    克虏伯公司之所以额外派遣了一名商业代表,就是希望能将德国军工产品再中国推广下去。即便一零一工厂本身是生产单位,但技术引进、设备引进、生产许可引进甚至原材料引进都是可以盈利的项目。

    自从欧洲各国展开军事竞赛之后,许多大型军工公司都遭到政府的干涉,虽然在政策和税率上有所便宜,可武器出口受到极大的限制,军工品出售给本国军队的价格也受到极大的压制。简单来说,就资本主义立场而言,本国市场的利益所得无法符合公司的利益期许,所以才不得不转而对外拓展。

    如果没有德国代表团入驻这么隐秘的兵工厂,该兵工厂秘密生产德制枪械,反而还能隐瞒生产许可这一环节。如今有了代表团在兵工厂内,不仅中方会支付代表团工资,在指导生产德式武器时,还能收取必要的生产许可费。

    袁肃自然是知道这一环节,他早先并非没有想过隐藏起来生产山寨武器。不过他不是一个商人,在这点蝇头小利面前,自己更希望一零一兵工厂能掌握更多的生产技术和制造经验,在制造精良武器的同时,还能为中国培养一批现代化的军工人才。

    淮安、淮北方面在八月底时也陆续传来汇报,第一期扩编招募工作已经完成。中央陆军第二旅将会在九月一日正式展开常规化训练,不过就目前来看,军中仍然大量欠缺军官,这种欠缺不单单是基层军官、士官,包括各团团长、各营营长也都大部分空缺。至于淮北方面,虽然兵员上没有扩编成旅,情况相对淮安要好一些,但同样是急缺军官。

    就目前来看,淮安、淮北两路部队在短期之内是没有战斗力可言,勉强能够行程作战能力最快也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

    关于军事人员的方面,袁肃在刚回到滦州的那几天里,已经分别发送电文到保定陆军军官学堂,天津、武汉、南昌、云南等地的讲武堂和武备学堂,将麾下各部的人事缺职做了备案,希望能招揽一些军校毕业学员到麾下任职。

    除此之外,他也加大了随营学堂、教导队的培训力度。直接一次性投入五万元给随营学堂,由何其巩负责将学堂常规化、正式化,一边让英国军事顾问团直接介入学堂的教学工作,另外一边也更改了学堂的招生限制。

    深造班依然得是现役军事人员才能报名,但速成班却面向各民兵司令部招生。

    所有参加过民兵训练并且合格录入民兵名单的人,都可以在随营学堂每一期招生时前来报考。速成班旨在培养基层军官,如排长、连长和连部军官、营部军官等等,做为步入仕途的捷径,相信那些民兵们都会很有兴趣。

    为了提高招生的效应,袁肃还专门安排新闻报道了一些典型事迹,比如之前参加第一期滦州军民x联防训练的民兵当中,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有人荣升为营长。利用这些典型的例子来吸引更多的人踊跃报名,这也算是一种广告技巧了。

    转眼间到九月初,很快从上海传来消息,“肃仁伟业贸易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开张的第一天就接下好几项业务。一则是租用国际货轮从德国进口一批机械设备,二则是将滦州成品医用硫磺运输到江浙贩售,三则是为一零一工厂采购一批军工原材料,四则是与上海铁路局、津浦线铁路局签订货运合同,订下了每天七列火车共计九节车皮的使用权,为期五年。

    这标志着袁肃个人由南至北的商业势力链接,从今天开始正式成立。

    与此同时,“上海北方商业银行”的磋商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大体上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只剩下一些细节上琐碎的事宜。经过三天的最后接洽,北方银行与“黄埔钱庄”在上海外滩长江大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密谋许久的合并计划抬出水面。

    此举在上海金融界多少是引起了一些轰动,眼看只剩下半条命的“黄埔钱庄”,转眼间居然竟然取得北方财势的合作,摇身一变一下子化“钱庄”为“银行”。“黄埔钱庄”之所以能熬到现在,自然是因为有二十多年的资本积累,经过这次北方银行的介入合并,不仅获得了更多的资本注入,也彻底完成向现代化金融机构的过渡。

    许多人都打听到北方银行的幕后老板是袁肃,而袁肃的幕后支持者就是当今大总统,单单这份势力关系已经让人咂舌不已。相信用不了多久“上海北方商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