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1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3/4页)

单,可随后厂方便不再接纳袁肃其他的订单,也不再向袁肃出售其他的军工用品,以至于袁肃没办法从南京这边订购到汉式步枪的子弹。

    直到军火陆续开始装配到新兵营时,所有枪械依然是空膛。第一团、第二团因为是英式步枪,也不可能说分一部分子弹出来。

    然而,即便是遭到南京和安庆的封锁,袁肃照样是有办法能购进子弹,无非是时间和花费上的问题罢了。他立刻发回电报到滦州,让王磷同派人到关外联络张作霖,从奉天购置一次性购置大批汉式步枪的子弹输送过来。

    再者之前第一混成旅没有装备英式步枪之前,照样是有汉式步枪的储备弹药。一边联络关外的军火供应,一边先把滦州储备的弹药运送过来。反正淮北和淮安现在并不是很着急,哪怕是用在训练也还没到实弹射击的阶段。

    在忙完了军事上的事务之后,袁肃也渐渐开始着手在淮北、淮安建立一套适宜掌控的政治体制。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本地警备司令的职权,名义上军政分离、互不干涉,但实际上一定要让军权凌驾于政权之上。

    他不仅多次找卢有道谈话,也多次与淮北县长电报联络,一边进行态度上的拉拢,另外一边也在强调警备司令与县政府之间的关系。两淮的县长不是笨人,一早就知道袁肃的用意,如今袁肃又煞有其事的这般建立联络,显然就是要加强本人对两地的统治权。

    做县长的当然也知道如今这个世道的规矩,正所谓武夫当国,他们这些民政官员只能在这些军人下面老老实实做事。虽然是给军人打下手,可反过来这些军人也能为他们撑腰。只要两边合作的愉快,不仅可以双双保证利益,更能长久的保证个人地位。

    为了完全掌控淮北、淮安的政权,袁肃还特别制订了一系列政体规则,比如强化谘议局的一些职能,赋予谘议局在立法权上的更多分量,以此来分化县长的权力;一旦县长有所受制,自然只能求助于警备司令部。又比如在县政府设置大都督府特派廉政专员,该专员不会干涉县政,却全权负责廉政纪律,并且专员的针对范围还包括谘议局议员。

    特派廉政专员直接向袁肃负责,由当地警备司令部协助执行。

    除此之外,在税政上自然而然要与滦州步调一致。袁肃深知淮北、淮安太过远离他的辖区之外,税政上又要经过当地省府,所以在制订两县税政方面也是进行了许多推敲和商议。最终他决定两县每季度税收取三成用以维持警备司令部开支,另外一成则上缴到大都督府,剩下六成则由本县自由开支。

    相比之下,其他地方不仅仅是全部税收落入军阀之手,军阀甚至还会更多的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袁肃前前后后只要四成的税后,已经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当然,为了杜绝政府税后被过度的贪污腐败挥霍浪费,袁肃还严肃的制订规矩,每年大都督府颁布的发展政策必须落实到位,一旦有无法达标的地方,必会派遣廉政专员进行详细调查,查实罪名必依法办理,绝不姑息容情。

    七月一日,卢有道正式举行上任典礼,在袁肃的捧场之下就任怀安县新一任县长。

    无论是淮安还是淮北,两地的地方士绅们对袁肃的态度褒贬不一,有人厌恶也有人看好。但是真正有些见识的人,还是能一眼看破袁肃的勃勃野心。他们相信之前袁肃在直隶时的名声是真的,清正廉明,没有任何强取豪夺,可偏偏南下江苏之后却干了几件不光彩的事。

    究其原因,还是为了尽快扩充军备力量,在此地站稳脚跟。

    之所以说这些人愿意相信袁肃之前的名声,这从袁肃制订的税收政策上就看出。倘若真是一个贪财之徒,已经露出尾巴了何必还要遮遮掩掩,索性把财政全部揽入手中岂不更好?可袁肃偏偏没有这么做,相反只取四成税收,这可是举世罕见的现象。

    不管怎么说,如今袁肃已然站稳脚跟,接下来也就只能期待这位少年将军能够有一番做为,不至于做的比以前的官员还要差。

    就在卢有道上任典礼结束之后,袁肃刚刚返回行营,杜预匆匆忙忙的便送来一份电文。

    “都督,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大总统专门发来的电文。”杜预十分兴奋的说道。

    “哦,是吗?”袁肃本以为叔父能够同意他的保举,这已经算是好消息,没想到今天又有一个更好的消息。他怀着期待的心思接过电文,仔细过目了一遍。

    陪同在一侧赵山河、李劲夫二人不由的翘首以盼。

    “果然是好消息,国府已经批准成立中央军,并且还批给了我三个中央军的番号。”袁肃脸上有难以掩饰的得意之色,他这次投机算是取得了重大成功,利用大总统叔父目前的心理环境,成功获得其大力扶持。今后的道路虽然为愈发危险,但也是一次极大的发展机会。

    “什么?这是真的吗?”赵山河同样很高兴的问道。对于袁肃之前向北京发去的建议书,所有人都是知道这件事的,也都明白这其中是什么道理。

    “这样真是太好了,咱们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不必再看第二镇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