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9节 (第2/4页)
以及北洋的利益。相反,正是因为这次“失控”反而一下子让北洋政府干净利落的解决了许多“鸡肋”一般的问题和隐患。 如今总统府内内外外已经有了一些为妙的变化,一部分是袁世凯暗中指使,另外一部分则是过去两个月时间里人们对外界局势变化的影响。 纵然经过这次内战解决了许多犹豫未决的问题,可做为中华民国最高并且实际的掌权者,他原本有自己的意愿、计划和安排,事情原本可以不必如此劳师动众,哪怕显得有些婆婆mama,哪怕让外界会误会北洋政府有所软弱,哪怕让洋人们大为失望,可对于新生的中华民国来说却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尤其是对他心中埋藏着的一个私人愿望铺垫下基础! 突然的变故,不仅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更是让自己意识到新的问题所在。这个问题偏偏就是源自北洋内部,而且还是可大可小的隐患! 昔日最器重也是最信任的得力部将,如今却突然背后使力,策划了一场近乎政变的阴谋。哪怕这个阴谋最终让自己得利,可这却关乎到一个“信任”的问题。对方今天可以为了顾全他的利益而放肆行动,明天会不会又因为顾全个人利益而…… 高处不胜寒,坐在至高权力的位置上,整个人不由自主会变得孤独和猜忌。 为此,袁世凯在上个月雷烈风行的整顿了北苑和南苑的京师卫队,撤掉北苑警备司令雷震春,由其进入总统府担任军事顾问。北苑警备师和南苑警备师全部交由田文烈执掌。事实上雷震春与田文烈都是当初在朝鲜时追随过袁世凯的部下,论起资历和信任远远要超过段祺瑞、冯国璋二人,也正因为如此,这几年近卫的任务全交由此二人来管理。 可偏偏雷震春是安徽人,这一点放在以前无所谓,可现在却不得不多一个心眼。 不仅如此,总统府还颁下新的警备师扩充计划,预计在半年之内将南苑、北院各一个师的编制扩充到四个师。并预计在今年年底时,将警备师升级为总统府警备军。 这天是六月二十日,距离内战结束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 总统府愈发忙碌起来,从南方交战各省呈递上来汇报文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秘书处和侍从官动员了全部人力,这才勉勉强强能够成山成堆的电报、信函、各项文书等等。 袁世凯每天会花一点时间来处理善后工作,但是更多的时间还是用在整顿北洋军军务上面。不仅仅是考虑扩充警备军,除此之外还是老一系的北洋军番号应该得到重新改革。而这个改革自然而然会涉及到北洋内部势力的重新划分。 在怀仁堂军事参谋室内,雷震春、田文烈、荫昌以及日本籍军事顾问坂西利八郎,正在向袁世凯汇报关于全国陆军番号整编的计划书。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通报,随即张一鏖与两名秘书官每人带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 袁世凯瞥了一眼张一鏖,他知道每天这个钟点便是处理南方善后事务的时候,只不过之前在军务上忙了一阵子,一时忘记了这一点。这才让张一鏖主动从书房找到这边来。他心里没有太过责怪,毕竟这两头的事情都很重要,而且相比起整顿全国军务来说,处理南方战后善后要更为迫切。 “大总统,有几份电文都压了快五天了,江西、湖南、湖北、江西都在催。”张一鏖语气没有太多催促的意思,但是却有很明显的急切。 袁世凯没有急着回答,他沉思片刻,随即对面前几位军事顾问说道:“你们先在这里再斟酌一下,我去去就来。那个,焕亭,你也跟我来。” 众人都应诺了一身,田文烈则跟着袁世凯一起走出了军事参谋室。 袁世凯没有回到南书房,既然张一鏖都把文件带来了,索性就在一旁的茶室来处理。 落座下来,张一鏖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依次把文件交由袁世凯过目。这几份文件全部都是要求接任省督的电文,其中也有各式各样的说辞和推荐。这些消息发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次两次,对于袁世凯来说都能背出什么人想要什么职位。 之所以迟迟未能决定下来,还是考虑到要做足万全的准备。 “代我拟笔,特许冯国璋就任江苏都督,李纯就任江西都督,杨善德升任淞沪镇守使,王占元为湖北都督。至于安徽和湖南方面,暂时再缓一缓,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进一步了解才可定夺。”一口气看完五份文件之后,袁世凯不动声色的说道。 “可是大总统,黎副总统一直催着让汤铸新上任,甚至还说先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