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_第11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2/4页)

,他让高顺以招募化工厂技术人员的名义先去一趟保定,再去一趟北京。当然,打听切实的消息是主要目的,若是能在闲暇之余顺带着完成招募工作当然也是最好。

    就在高顺动身出发的第二天下午,京城再次传来消息,国会会议已然陷入中断。

    这个消息是通过直隶省保定第二镇司令部转发下来的新闻通电,电文内容除了通知国会因为发生sao乱而陷入中止之外,同时还详细的解释了整个事件的始末。就在四月二十七日,就讨论国体政治的议题之际,国民党再度与其他政党发生口角,当时便发生了相互殴斗。总统府下令调派军警进入会场维持秩序,此举非但没能稳定局势,反而激起了更多议员的不满。

    有人在会议之后甚至还放出言论,称北洋政府派遣军队干扰国会,强行逼迫国会议员投票通过“总统制”的政体意见。

    在二十八和二十九这两天,北京许多报纸都刊登了一些议员发表的文章。国民党与其他党派的议员展开了一轮激烈的笔伐,到了二十九日晚上一些报馆又忽然莫名其妙的遭到歹徒袭击。不过袭击的规模并不是很严重,也就是冷不防的被人投掷石块,又或者是投掷爆竹、燃烧瓶之类的个别事件。

    有鉴于国会危机的情势越闹越大,总统府与政务院一直认为应当暂时关闭国会。正因为如此,国会就这样陷入了中断。

    看过这份电文之后,袁肃对北京的局势越来越感到迷惑,同时也意识到情况越来越糟糕。不管总统府和政务院是故意关闭国会,又或者是迫不得已才采取这样的下策,这都是一件影响力极大的决定。

    他相信,南方肯定会抓住这一点兴风起浪、大造声势,到时候更有可能抨击是北洋政府持兵自重强行关闭国会,而下一步就是推行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独裁x政治。单单这个把柄,就足以成为南北决裂的导火索,哪怕宋教仁没有被刺杀!

    电文是陈文年转送到袁肃手里,等到袁肃看完之后,站在一旁的陈文年忍不住揪心的说道:“大总统到底在搞什么?在这个时候下这样的命令,这岂不是越闹越大嘛!”

    袁肃长叹一口气,说道:“越闹越大必然也是他们预料之中的,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情况彻底没有回转的余地了,我想我们要加快备战的准备了。”

    陈文年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对于他来说现在确实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的南北合作,莫名其妙的国会危机,现在还是莫名其妙的要打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太诡异了。不过他很清楚,即便说些什么也不可能弄清楚这件事,正如袁肃刚才所说的那样,这一切显然都在那些掌权人的意料之中。

    略微停顿了一阵,他旋即又问道:“都督,假如南北开战了,咱们真的要掺和进去吗?”

    袁肃说道:“这事不好说,之前我都说过了,之所以要做好备战准备,还不是为了以防万一。咱们第一混成旅虽然是很独立的部队,但毕竟是归编在第二镇。以第二镇现在驻扎的位置,很有可能会成为先锋部队。”

    陈文年稍微低了一下头思索了一下,一时没有说话。

    袁肃再次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唉,若是能不调动我们这一支也好。到时候我们准备起来的战略物资反倒还能从中倒卖,谋一笔生意。再者,以我现在的处境,实在不想跟南方发生纠葛。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陈文年沉思的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了,这件事我会亲自抓紧的。”

    五月初,轰动一时的国会危机事件总算是如同石落波澜一般袭遍了全中国。虽然之间有过不少诸如这些方面的新闻报道和通电,京城与地方上也有互通信函,但是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只当这是一次南北政治上的博弈,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场极大的危机。

    随着总统府下令暂时关闭国会,各省各地的人民纷纷改变了之前的态度,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幡然醒悟。再加上各地的青年知识分子和激进派的社会活动家,添油加醋的议论和抨击此事,悍然的掀起了一股舆论上反对北洋政府的大风暴。

    尤其是江浙一带,国民党人频频活跃,又是组织演讲又是组织社评,比起其他地方更是丝毫不含糊的用足辞藻,把北洋政府的举动近乎恶劣的进行批判和声讨。没过几天的功夫,江浙还起了一阵游行示威抗议北洋政府关闭国会!

    这股反对北洋的旋风犹如传染病一般,疯狂的在南中国蔓延开来。

    不仅民间如此,许多国民党籍的地方官员和军阀同样趁势而起,一边发电文责问北洋政府,一边气势汹汹的整顿军略,俨然摆出一副既强硬又强势的态度。

    同样是在这一天,林伯深专门从上海发来电报到滦州。电文里一部分是介绍南方这边的动态,另外一部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