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489章 虎啸风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9章 虎啸风生 (第6/11页)

后世一般龙族的明显区别,烛龙大有可能是一种足以统治世界,却灭亡了的强大种族的代表,因为难以完全控制体内力量的烛龙,不得不陷入沉睡以适应消化力量,并定期醒来释放力量,被古神的物种入侵而激活……或者正相反……而萌生。而后世龙族,应该是片面继承并自主创新改变了烛龙一族的力量,比如应龙的龙身就带有翅膀等类恐龙或西方龙的特点,特别是龙生九子、各个不同,后来出现了蛟龙、螭龙等等,就是龙族从古神文明进化演变的例证。

    虎青岚甚至怀疑一时,因为烛龙为代表的远古龙蛇兽是原始的混沌与阴阳力量的具象化,所以最初的古神吃了大亏,在演化、战斗中汲取了对方优点,才会具有一定的龙蛇形体特征,或崇拜龙蛇兽神。这也正如虎青岚在之前说的,混沌代表融合,古龙族就是最完美的阴阳融合。其它混沌力量较强的古神与凶兽,具备古龙特征,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虎青岚犹犹豫豫的说,她怀疑烛龙模因是盘古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上烛龙与混沌力量的契合、龙图腾在古神文明的地位,原则上安排烛龙来领了天地初生后的第一份功勋绝对不过分。因为,烛龙比其它所谓盘古之类,更接近所谓的开天辟地之神,可以说,烛龙才是最初的盘古之名。只是,从各种典籍来看,烛龙具有无与伦比的物理战斗力和神力,但不具备太高的灵智能力。想当初烛龙出世之后,翻滚的巨大龙躯,将潜藏在古地陆之下的混沌力量都带了出来,经过复苏后,烛龙正式掌握了自己狂暴、原始的力量。对力量满意的烛龙昂首向天,他已经感受到了帝俊的威胁。果然,很快帝俊降下四方日月星辰席卷混沌之力降临了钟山,那就是第一次天崩!已经在钟山安家的烛龙,迎上了古神天庭第一代天帝和配偶,帝俊羲和,烛龙一日九变,终于镇压帝俊降下的天地大冲撞,推送星辰泛古陆于核心区域后来的大九州之外,避免了地球灭亡,但也导致泛古陆第一次板块运动分离。而产生天地四极,而且前九次的力量释放都是比较强大的力量,在释放过程与古神力量结合,诞生了九种力量代表的古龙后裔——龙生九子,显然古神和烛龙都从对方身上汲取了神力基因。

    龙生九子的形态明显和后世一般龙族不同。更像是古神,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现了各种说法。明代一些学人笔记,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等,版本较多,说法不同。最后金口玉言为出自明朝李东阳《怀麓堂集》的说法,排除了争议较大的饕餮、貔貅等,而对其古龙族血统另行解释。然而,龙生九子,却非祖龙之正统,千奇百怪,各不相同的龙之九子,反应的都是原始的古神力量。它们分别是囚牛:龙生九子之首,能化人形,辨识五音,声如洪钟,擅嘶吼,喜作战歌。睚眦:龙生九子之次,貌似豺狼,怒目血睛,嗜杀喜斗,拥有着狂暴的速度与利爪。嘲风:龙生九子之三,样子像狗,前臂发达而后肢短,好弄险,擅招沙尘天灾以觅金。蒲牢:龙生九子之四,海龙而有壳,身带苍蓝斑点,个头小,喜好音律与鸣叫。狻猊:龙生九子之五,形状像狮,又像麒麟,喜弄烟火,攀探古xue。霸下:龙生九子之六,似龟而有锯齿,喜负重,好兴风作浪。狴犴:龙生九子之七,又名宪章,样子像虎,长有獠牙,有毒,好潜伏袭击。负屃:龙生九子之八,灵智最高,文明渐兴后沉迷书画之中,不擅争斗。螭吻:龙生九子之九,又名鸱尾,形似巨鱼,口阔噪粗,平生好吞,能喷浪降雨。这也使得龙九子的立场并不完全坚定,最终的结局也是各有不同——如霸下等,就频繁出现在后世的炎黄系古神模因中,也有如老五一样跻身丹道者。

    精疲力尽的烛龙,牵引剩余的力量孕育出自己的化身——鼓龙,来统领九龙子和残存的古龙族。随后陷入了沉睡,感悟天地与恢复力量。历经天地大劫的古龙族十不存一,鼓龙将烛龙、鼓龙和九龙子列为皇族,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以确保靖英在大战后的天地获取足够的重金属元素资源对抗古神。而烛龙与帝俊羲和的大战,将天地中的混沌力量和结合之气打散,构造新天地的基础力量五行之气……或者说来自于大气层、原始海洋、泛古陆的化学元素,渐渐和混沌之气……基本粒子交织,形成了与龙体类似的大地龙脉,贯穿古地陆,使得大陆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南瞻部洲和北俱芦洲。中心为四方龙脉交汇之地,形成中州,混沌之力汇聚五行精华在中州引起地势突起。千奇百怪的古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