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2章 龙与法老王 (第2/10页)
》抽丝剥茧,聂耳国在后世的晋西或山东丘陵。山东悬居海水中,还可以理解,如果晋西也在海水中那简直不可想像。那意味着大洪水接近海拔1000米左右! 这还不算,更要命的是按照《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句,海水北入焉。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xiàng。”如果不勾山之“勾”为“周”字字形之误。则今宁夏和甘肃一带也为海水所淹。那里现海拔在1400米以上。从上述文物典籍可以看出,大洪水时,华北平原至长江中下游平原、直到南岭,整个中国南方,除少数高山外,无不在汪洋大海中。而按照《山海经》,远古北极确有大陆存在,它与罗赛利文物典籍描绘的有吻合。另外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中国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被大海淹没的。当时中国南方除了滇黔高原、大巴山脉、武夷山脉以外,几乎完全淹没。这一点,《山海经》的描述和罗赛利文物典籍也有吻合。远古有这么大的洪水吗?这可真是人类的灭顶之灾!这是什么样的洪水?据科学家研究,即使全球的雪山和两极冰山全部融化,也只能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00米左右。而《山海经》中的大洪水竟然超过了海平面1400米,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大洪水?这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之战吗?或者更早。 按照《易纬是类谋》和《甘石星经》所述,黄帝世,名水赤,大鱼出,斗拨纪,天下亡。据汉代郑康成的注解,名水指河水、洛水,大鱼指鲸鱼。在名水赤,大鱼出,斗拨纪,天下亡就是说名水变红,鲸鱼出现,北斗失序,天下灭亡。此名水为哪条大河?汉代郑康成说是河水、洛水。这与《蜀王本纪》记载的望帝的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有异曲同工之处。从《易纬是类谋》、《甘石星经》和《蜀王本纪》的记载来看,黄帝时期肯定出现过天文地质和大洪水事件。这次大洪水的时间既然发生在黄帝时期,那么应该就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个时间值得给予相当关注。这次洪水的规模如何?《甘石星经》所述名水赤,大鱼出。鲸鱼竟然出现在河水、洛水或者说是江河!这岂不意味着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差不多都给海水淹了!如果是这样,三星堆的文明、中国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文明自然都得一次性消亡!洪水消退后建立起来的文明处于石器皇朝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目前发掘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东北一线主要有:黑龙江省呼玛十八站旧石器遗址、讷河市清和屯遗址11800年前、哈尔滨阎家岗遗址、阿城交界镇古人类洞xue遗址17.5万年前、吉林省榆树县周家油坊旧石器4万年前、吉林延边龙人沟1.5万年前、安图县明月镇安图人旧石器初期遗址。这些遗址,自北而南连起来,正好是《五藏山经.北山经》山系的一部分。晋西、冀北的所谓旧石器遗址,主要有:朔县城西北峙峪文化29000年左右、周口店首都人遗址50万年至20万年、山顶洞人2万年前、许家窑旧石器文化10万年前、阳原县虎头梁旧石器文化不到2万年、马圈沟旧石器遗址、小长梁遗址、冀北阳原东谷坨文化距今约100万年。 这些遗址,正好位于《五藏山经.中次二经》和《中次三经》之间,其走向是东西向的。晋西、冀北南段至山东之旧石器遗址,主要有:甘肃镇原寺沟口旧石器遗址、甘肃镇原姜家湾旧石器遗址、庆阳旧石器遗址、秦西长武窑头沟及鸭儿沟旧石器遗址、晋西丁村旧石器文化遗址2.7万年左右、沁水下川旧石器遗址2.4万0-1.6万年前、安阳小南海旧石器遗址1.3万-5万年前、新泰市乌珠台遗址2-5万年、山东沂源猿人遗址40-50万年。这些遗址,其东西连线,正好是《西次三经》起始线与《五藏山经.中次七经》路线。 遗址就分布在此二线附近。而晋西苪城西侯度遗址至蓝田人遗址之连线正好是《五藏山经.西山经》首经之路线!鄂西至安徽、江浙一线有:陨西黄龙洞旧石器遗址10万年前、大治旧石器遗址28.4万年,有剑齿象、巢湖市银山旧石器遗址20万年左右。其东西连线正好在《中次九经》沿线。二者走向完全一致。滇黔一带旧石器遗址,主要有:丽江旧石器遗址、元谋人170万年前、呈贡县龙潭山昆明人遗址3万年前、富源大河旧石器遗址3.6万-4.4万年前、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文化。这些遗址按顺序连缀,其走向正好与《五藏山经.中次十一经》吻合,呈“v”字形走向。 所以,我客观分析,上古先民的聚居区和交通线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即人类总是趋向于在原有的聚居区生活,交通线一经形成,除非出现地质变化,否则不论年代相距多远,人类总是依照原聚居区和交通线活动。而《山海经》各山路线与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具有相当高的吻合性。如或者西北角,西疆天山至北疆至甘肃、内蒙所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其连线正好与《北次三经》路线之首吻合。东北一线,自吉林到黑龙江,其新石器遗址连线刚好是《北山经》首经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