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绅弄鬼_第479章 龙与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9章 龙与虎 (第3/11页)

手的臀部之后,忽然长出了一条散射着碎银之光的虎尾。谢谢你,我早就想要试试看,想要试一试,承受了我们一族千百年来最大伤痛的我,会变得有多强,你根本想不到,和这种痛感相比,在那种地狱般的痛楚中存活下来的我会变得有多么的恐怖!

    瞬间,我看见虎青岚神色癫狂的笑着,那蕴含的是一种对力量的渴求,对自己实力的强烈自信,一种本能的追求快意的癫狂笑容。“这就是我虎青岚所追寻的痛苦,感同身受的痛苦呀呀呀呀呀!伤痛之道,天下间有资格拥有其的人,非我们巴人这个民族莫属!于此,在信念的增幅下,史上最强状态的虎青岚出现在双头化蛇的眼前。

    “嗷——”女射手仰天爆喝,壮怀如沸,让我也忍不住感觉一股原始的嗜血渴望充塞心田。怒焰一般的白光瞬间爬满了女射手的全身。女射手的躯体在佼佼银光中扭曲变形,涌动如发怒的海潮。当狂嘶的双头化蛇冲到虎青岚的身前时,女射手的全身已经被一头雪色虎皮,青色虎纹的猛虎所包裹。

    所以……这不科学啊!

    “嗷——”白色大虫发出震耳欲聋的狂啸,身子挺立如峰,前爪对准双头化蛇的蛇脸狠狠砸来。“噗”地一声轻响,充盈在蛇头上的凤凰火四散碎解,分崩离析,在空中飞喷出一片涌动的橘火。一直所向披靡的双头化蛇发出惊恐的尖叫,身子侧滚,肚皮朝天仰倒在地。“吼——”愤怒至极的白色大虫暴躁地咆哮,双爪居高临下一按,锁住了双头化蛇的双头,虎头一伏,一口咬在双头化蛇的脖颈上。一时之间,惨嚎声充盈天地!

    这是……

    石苓人的声音晃晃悠悠凑过来,我第一时间就是掩住他的眼睛,正听见他苦笑着说:”巴人,果然是四灵之一的白虎后裔啊!”一般人都知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一定很容易,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要看这种四灵四象崇拜的原始祖宗在哪里,古代的“四灵四象”信仰,也是源于原始的动物神崇拜。所谓“四灵”,《礼记·礼运》说:“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狨。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

    “四灵”之中,龙、凤、麟都是虚拟的人格化怪物,龟虽是实在的动物,但它以其生命长久的自然属性,而被上古先民类赋予了预知吉凶祸福的神性。许多人认为“四灵”很可能是原始社会几个主要部族的图腾,然而在古时《史记。天宫书》“东宫苍龙、南方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在这里的不是白虎,而是咸池。《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就是孔子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礼者礼节。五礼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乐是六乐。指《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古代最早的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尧时有《咸池》。舜时有《大韶》。孔子自称其听过韶乐,大加赞赏,称其乐舞尽善尽美。禹时有《大夏》。商时有《大濩》。周时有《大武》。这都是古代著名的礼仪性乐舞。

    周时保存有完整的这六套乐舞,成为六乐,分别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使用:————六乐流传到汉代,只有《大韶》、《大武》二乐。但汉儒说的很清楚,《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大韶》祭四望;《大夏》祭山川;《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大武》祭祀周代祖先。《咸池》祭地神,而咸池是主五谷的星,主秋季,因五谷是在秋天有收成的,所以就把它放在秋季,虽然《正义》:“咸池三星在五车中,天演南,鱼鸟所扥也。”但它不是动物,如何能和龙、鸟、龟配成四灵呢?

    所以在宋代己提出“苍龙、朱鸟、玄武、各总七宿而言之。至于咸池,则别一星,自在二十八宿之外。咸池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太阳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可见咸池原是羌人视为日出之处,咸池也就是咸水湖,应是岷山地区的某个湖泊,或是青海。由此可证明上古先民所崇拜的星宫天象尚没有青龙白虎的观念。在《礼记。礼运》所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把不属于动物的咸池换成麒麟。后世才有四灵有麟、四象有虎的习惯。而在丹道把四灵养成四象的过程中,更和图腾崇拜紧密结合起来!

    眼前的虎青岚在与双头化蛇斗到真火狂涌的时候,似乎是心中下了誓杀此仇的决心。那股子深沉而恐怖的杀气一旦涌上心口,立刻激发了血脉中设下的禁忌!玄学中有龙虎斗京华之说,虎是禁忌中的禁忌。天龙一出,天地寂灭,敌我俱毁。而恶虎一出,杀星上身,见血方回。此刻虎青岚打开了血脉的禁忌,让充满了嗜血凶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