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之中国力量_第二十四章 马刺队的历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马刺队的历史 (第1/2页)

    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主场sbc中心体育馆。

    此时,能够容纳一万八千多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每个人都穿着马刺队特有的黑白相间的恤衫为主队加油,圣安东尼奥是小球市场,但是这里的篮球气氛却是一点都不输于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因为马刺队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nba刚刚成立时期的几支队伍之一。

    马刺队的前身叫做达拉斯矮树丛队,取名为墨西哥的一种常见的灌木树种,这支球队当时是aba的球队之一,1973年球队由达拉斯搬到了圣安东尼奥,并且将队名更改为圣安东尼奥马刺队,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队名意味着什么,现在我可以来解答,马刺队源于达拉斯,而达拉斯人所崇拜牛仔文化盛行,马刺是每个牛仔都必备的工具,所以取名为马刺队。

    1976年6月,aba与nba合并,马刺队中涌现出了队史第一位球星,绰号“冰人”的乔治格文,1978年开始,马刺在格文的带领下,在nba的前7年中斩获5个赛区冠军,并成为了季后赛常客。但在季后赛中,马刺还是未有任何突破。接连败给华盛顿子弹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休斯敦火箭队和洛杉矶湖人队,季后赛糟糕的表现始终不能带给球队一个nba总冠军。

    19841985赛季,状态下滑的格文被交易到公牛队,马刺由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沉沦,尽管球队在1987年的选秀大会上选中了“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但是后者在服役两年之后才于1989年登陆nba。

    在罗宾逊的nba的处子秀中,罗宾逊用23分和17个篮板带给所有关心马刺的球迷一份希望,而罗宾逊也没有辜负这份希望,球队连续两年位列中西区头名,罗宾逊入选西部全明星阵容。这位超级中锋7次入选nba最佳阵容和最佳防守阵容,10次入选全明星阵容,并被选为nba历史上50位巨星之一,球队1989-90赛季比1988-89赛季多赢35场比赛的成绩也是nba历史上球队胜场进步最大的纪录。而这个巨大转变的驱动力就来自“上将”罗宾逊。罗宾逊在赛季的每个月都拿下了月度最佳新秀,而且他243分和120个篮板的数据在球队中均排名第一。他被选为年度最佳新秀并入选了西部全明星阵容。

    接下来的几个赛季中,球队在罗宾逊的带领下,每一年都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战绩,这期间,还吸引或交易了艾弗里约翰逊,肖恩艾利奥特,蒙蒂威廉姆斯,丹尼斯罗德曼等等一干悍将的加盟,球队战绩连年飙升,但是想要夺得总冠军,很显然还是不够,直到19961997赛季结束,这一个赛季,球队因为罗宾逊时好时坏的后背和脚骨,,而仅仅取得二十场胜利,中国有句老话,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糟糕的战绩,球队在随后的选秀中抽中了状元签并且拿下了邓肯,这标志着马刺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有人说,这个时代是属于邓肯的,也有人说这个时代是属于bobo维奇的,在邓肯来到球队的前一个赛季,bobo维奇解雇了球队主教练鲍勃希尔,亲自拿起了教鞭,但是这个赛季,在bobo维奇走马上任之后,球队只拿到了可怜的十七场胜利,随后,邓肯来了。

    在大卫罗宾逊伤愈复出,以及1997年nba的选秀状元蒂姆邓肯加入之后,马刺队又再次完成了nba历史上单个赛季上最大的胜场进步,他们赢下了56场比赛并打入了季后赛的第二轮,最终在西部半决赛输给了犹他爵士队。

    在这个赛季里,邓肯平均每场得到211分(nba中排名第12),119个篮板(第3),251次盖帽(第6),并取得了最多的57次的两双。他被选入了nba全明星阵容,并毫无悬念地摘得了年度最佳新秀奖。时至20102011赛季,三十四岁的邓肯在长达十四年的职业生涯里,拿下两个常规赛v,四次总冠军,三次总决赛v(另外一个给了帕克),参加了十二届全明星,十三次入选最佳阵容其中入选一阵的次数达到九次!

    这些苍白的数据或许还不能够说明邓肯的伟大,那么这个呢——自1997年蒂姆邓肯加盟后马刺队没有缺席过一次季后赛。1997年至今,马刺在所参加的696的比赛中取得了胜利,这个数据不仅仅是在nba,他条件扩大到美国的四大联盟赛事,这个时期的马刺队都是获胜百分比最高的职业体育团队。

    19981999年,nba因为劳资纠纷停摆,恢复过后nba球队只打了50场球,这一年,罗宾逊,邓肯,艾利奥特和马里奥艾利集体发力,先后击败了森林狼,湖人,开拓者和尼克斯,最终夺得了队史第一座总冠军,邓肯荣膺fv(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

    2001年,一名个子矮小,身材单薄不会投三分球但是速度奇快的法国球员被马刺队以首轮第28位挑中,并且在新秀赛季的前一个周之内就坐稳了球队的首发一号位,参加了三届全明星,并且是2007年的总决赛v,他就是托尼帕克。

    1999年,马刺队以总顺位第57顺位选中了一个叫马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