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最讲道理的来了 (第22/24页)
里,真正愿意掏钱的,除了喜欢饮酒的剑修,就是最喜欢为悦己者容的女子了。绸缎铺子的新楹联,我都打好腹稿了……” 宁姚缓缓道:“阿良说过,男子练剑,可以仅凭天赋,就成为剑仙,可想要成为他这样善解人意的好男人,不受过女子言语如飞剑戳心的情伤,不挨过女子远去不回头的情苦,不喝过千百斤的魂牵梦萦酒,万万别想。” 陈平安转头望向宁姚,眨了眨眼睛,道:“说得对啊,过去十年,心心念念人,隔在远远乡,仙人飞剑也难及,唯有练拳饮酒解忧。” 下一刻,陈平安蓦然惊慌失措起来,宁姚的脸色,有些没有任何掩饰的黯然。 那一双眼眸,欲语还休。她不善言辞,便从来不说,因为她从来不知如何说情话。 以前那个练拳一百万才走到倒悬山的草鞋少年,也如她一般言辞笨拙,所以她不会觉得有什么,好像就该那样,你不言我不语,便知道了。 陈平安伸出一根大拇指,轻轻抹过宁姚的眉毛,轻声道:“不要不开心,要愁眉舒展。” 宁姚说道:“我就是不开心。” 陈平安一个弯腰,抱起宁姚开始奔跑。宁姚不知所措。 陈平安抱着她,一路跑到了叠嶂酒铺,坐在酒桌边上和蹲在一旁的大大小小剑修几十人,一个个目瞪口呆。 其中还有不少妙龄女子,多是慕名而来的大家闺女,见此场景,一个个眼神熠熠生辉,更有胆大的女子,豪饮一口酒水,吹口哨那叫一个娴熟。 陈平安将宁姚放下,大手一挥,笑道:“还没结账的酒水,一律打九折!” 然后陈平安又补充道:“二掌柜说话未必管用,以叠嶂大掌柜的意思为准。” 酒客们齐刷刷望向叠嶂,叠嶂笑着点头,道:“那就九折。” 顿时响起喝彩声。 他娘的能够从这个二掌柜这边省下点酒水钱,真是不容易。 陈平安拎了张小板凳,又要去街巷拐角处那边当说书先生了,他望向宁姚,宁姚点点头。 叠嶂来到宁姚身边,轻声问道:“今儿怎么了?陈平安以前也不这样啊。我看他这架势,再过几天,就要去街上敲锣打鼓了。” 宁姚斜瞥了眼远处一桌叽叽喳喳的莺莺燕燕,笑了笑,没说话。 叠嶂忍住笑,在宁姚跟前,她偷偷提过一嘴,铺子这边如今经常会有女子来喝酒,醉翁之意不在酒,自然是奔着那个声名在外的二掌柜来的。有两个没羞没臊的,不但买了酒,还在酒铺墙壁的无事牌上刻了名字,写了话语在背后。叠嶂如果不是铺子掌柜,都要忍不住将无事牌摘下。宁姚先前翻开了那两块无事牌,看过一眼,便又默默翻回去。 陈平安坐在小板凳上,很快就围了一大群孩子,依旧是说上次没说完的山水神怪故事。断在关键处,笑眯眯撂了一句“且听下回分解”。 身边全是抱怨声。 那个比郭竹酒还更早想要跟陈平安学拳的屁大孩子,就蹲在陈平安脚边,从陶罐里摸出一枚铜钱,道:“陈平安,你接着说,有赏钱。不够的话,我可以加钱。” 陈平安伸手推开孩子的脑袋,笑道:“一边凉快去。” 然后陈平安从怀中取出一张拓碑而来的纸张,轻轻抖开,问道:“这上面,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没有想学的?” 有个少年闷闷道:“不认识的字,多了去了,学这些有什么用,特没劲。不想听这些,你继续说那个故事,不然我就走了。” 对于识文断字,陋巷长大的孩子,确实并不太感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去,很难长久。 识字一事,在剑气长城,不是没有用,对于那些可以成为剑修的幸运儿,当然有用。可是在这边大街小巷的贫寒人家,也就是个解闷的事儿。如果不是为了想要知道一本本小人书上那些画像人物到底说了些什么,其实所有人都觉得跟那些歪歪斜斜的石碑文字,从小到大再到老到死,双方一直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没什么关系。 陈平安笑道:“不急。我今天只与你们解一字,说完之后,便继续说故事。” 陈平安拿起膝盖上的竹枝,在泥地上写出一个字:稳。 陈平安笑问道:“谁认识?” 有人说出。 然后陈平安扬起手中那根青翠欲滴、隐约有灵气萦绕的竹枝,说道:“今天谁能帮我解字,我就送给他这根竹枝。当然,必须解得好,比如至少要告诉我,为何这个‘稳’字,明明是不快的意思,偏偏带个着急的‘急’字,难道不是相互矛盾吗?莫不是当初圣人造字,打瞌睡了,才迷迷糊糊,为咱们瞎编出这么个字?” 一大帮孩子,大眼瞪小眼,干瞪眼。能够认出它是“稳”字,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谁还晓得这个嘛。 一个鬼鬼祟祟藏在众人当中的小姑娘,轻声道:“未来师父,我晓得意思。” 陈平安摇头笑道:“不行,你从小读书,你来解字,对其他人不公平。” 郭竹酒有些眼馋师父手里的那根竹枝,这要是被她得了,回到自家大街那边,那还不威风死她?小姑娘有些懊恼,恨恨道:“早知道就不读书了。” 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