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_第39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0节 (第2/5页)

保留下来的兵力大约为一万五千人,分别编两个旅团和两个联队。

    在这三个师团当中,因为十九、二十师团新近才成立,没有多余的炮兵和重武器编入序列。只有第十八师团获得了一定储备军火的补充,有一个炮兵联队外加一些旧式的重机枪。

    “单凭这些兵力和装备,我很难想象能坚守第二道防线。”长谷川好道摇着头说道。

    “没错,三个师团的总兵力不到四万人,严重缺乏重型火力,而且大部分还是新兵,实在是令人堪忧。”上原勇作叹息的说道。

    “将军,只要您下达命令,我们必然会死守阵地决不退缩。第七师团、第十六师团和第十七师团能在鸭绿江凭借单薄的防御工事坚守五个月,我们必然也能完成相同的作战任务。”柴胜三郎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同样相信我们能够坚持作战直至完成任务。”小野寺重太郎附和着说道。

    长谷川好道与上原勇作交换了一下意见,他们决定立刻进行军事部署会议,商讨如何利用第二道防线阻击中国军队的挺进。事实上除了让这三个师团再加上第十师团压在第二道防线上面之外,短期之内根本没有别的办法可言。

    无论如何,第二道防线是现成的防御工事,不可能因为中国军队迫在眼前而放弃这道工事,再另外布置第三道防线,这不仅没有足够的时间,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

    因此在初步论证下,采取固守第二道防线还是首要可取的计划。再者只要打通汉元线铁路,海军可以通过元山输送物资和兵力,从日本本土赶来支援的后续部队,可以在最短时间增派到前线,并非没有坚守下去的希望。

    经过整个下午和晚上的会议部署,参谋本部确立了新的防守方案,这一切的重任都必须落在编制不全的三个师团上面。而第十师团则会负责平城和平壤一带的防守,从战略纵面上策应第二道防线,同时更肩负着围剿沙里院的中国部队。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1000章,列车炮

    日本本土决定增兵朝鲜的消息还没到十一月月底就已经让东三省统帅部获悉,事实上日本没有刻意掩盖这个消息,毕竟在战场局面不利的情况下,放出一些有利于作战并且恫吓敌人的言论,多多少少能够扭转一些局面。最起码可以让新义州和惠山方面增添几分士气。

    为此,蔡锷专门召开了一次参谋长会议,分析在日本增兵的情况战场战术的调整应对。

    预计日本增兵朝鲜会在两个月之内完成,这属于大规模紧急调动的范畴,三个师团的兵力在两个月时间内从日本本土完成全部转移,不得不说这个工程量非常巨大。

    尽管参谋长会议上有人质疑这种可能性,但无论如何,中国目前掌握的战场优势绝对不能丢失,不仅如此,还要趁着这一鼓作气势如破竹的直接把战线推到朝鲜南部。一方面是为了遵行快速作战的战前战略,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德国方面一个希望,争取获得更多德国的经济资助。

    目前中国压在日军第二道防线前面的部队有三十三师、三十五师和国防军第四师,这三路部队只要稍作调整,通过已经占领的江界铁道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向第二道防线发起突击。事实上江界的铁路只能连接到平城和咸兴,平城是日军第二道防线的外围阵地,咸兴则是第二道防线最东部的据点,因此在利用铁道突击作战的前提下,中国军队很可能无法从秒山峰一带发起作战。

    也就是说,正压在秒山峰最前面的国防军第四师还必须撤退下来。

    参谋长张宗光说道:“国防军第四师目前的处境,从战略纵深上来说,他们的确距离日军前线最近,也给日军第二道防线带来巨大的威慑力。但是日军第二道防线的特点,正是利用秒山峰和盖马高原至长白山脉切落地区的崎岖地形,掌握居高临下、坚壁固垒、以逸待劳的多种优势。可以说,秒山峰一带的战场相当于多个小惠山似的易守难攻的据点。”

    蔡锷沉思的看着悬挂在主席台上的大地图,几名参谋副官正在根据地理汇报在地图上添加各种标识,日军第二道防线的的确确不是吃素的,在连绵不断的山区里构造出一道长城似的据点,占据了所有先天有利地形,当真让人感到头疼。

    徐永昌说道:“根本最新情报显示,日军在第二道防线的驻兵目前只有第十师团一支,而且第十师团的兵力还分散在平壤和沙里院附近,也就是说第二道防线上的日军兵力还不足一个师团,甚至一半都不到。因此我们不能说没有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