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6节 (第5/6页)
等人在侍从官的带领下离开了会场,他们的心情虽然还有起伏不定的波动,不过大体上还是感到兴奋。经过这几个月与中华民国各级官僚的会面,总算能够开始投入实际的复国行动,不得不感叹吴绍霆元首是一位有魄力并且敢作为的人。虽然他们也预料到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中华民国肯定会在帮助朝鲜复国的同时从中获取利益,可只要能在大家的底线之内,付出一些代价那是情理之中的。再者,从这次会谈上,他们看得出来吴绍霆元首还是尊重朝鲜的独立权益,这一点已经非常让人感到敬佩了。 张孝准站起身来走到吴绍霆面前,带着疑惑的表情问道:“元首,您前天不是说要促成朝鲜恢复王国的政体,怎么今天又变成让朝鲜人民自己决定?” 一旁的吴佩孚同样对这个问题感到奇怪,他好奇的看着吴绍霆,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吴绍霆淡然的笑了笑,说道:“之前我确实认为应该让朝鲜恢复前清时期的王制,以此来奠定我们中华民国与朝鲜王国之间宗藩关系。不过就在刚才,我突然想到,维护宗藩关系不一定要在乎朝鲜国是什么国体,如今我们中国已经是民国,哪怕朝鲜是大韩帝国也与我们挂不上任何边,所以没必要在皇帝和国王之间甄选。” 张孝准说道:“可是,自古只有王国的国王才能接受宗主国的册封,若是朝鲜成为了帝国,那可就无章可循了。” 吴绍霆笑着说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上你说的很对,不过自古以来也只有皇帝才能册封王国的国王,你觉得我们中华民国还会有皇帝吗?” 张孝准与吴佩孚对视了一眼,两个人一时都说不出来,现在的谈话可涉及一个敏感的问题。不过他们看得出来,似乎吴绍霆根本没有打算改变中华民国目前的体制。 停顿了片刻后,吴绍霆接着又说道:“如今的年代已经大不如前,所以我们必须懂得该如何取舍。在这个取舍当中,我认为可以不要那些所谓的名义,只需要将实质的利益抓在手里即可。因此我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不干涉他们的国号,只要能确立是君主立宪制就行了,再者我们今天的让步,反而能为日后向前迈步提供帮助。你们懂我的意思吗?” 吴佩孚若有所思的问道:“元首,您是说故意先示好,这样就能更容易控制他们?”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吴佩孚恍然的叹道:“果然是远见。” 吴绍霆吩咐道:“这几天你们有空就去协调一下朝鲜人组建临时执政府的事情,关于帮他们组建军队的事也看着办。总之我不会在朝鲜军队上寄予厚望,但适当的时候也需要一些炮灰来我们铺路搭桥。” 吴佩孚和张孝准齐声说道:“是!”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31章,东三省体制 李承晚、李东宁等人用了三天时间,召集了一部分朝鲜独立运动组织的成员,当然这些人并不是全部的核心成员,仅仅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可以联络到的成员。张孝准则安排北京大本营军情局负责整个朝鲜临时执政府选举大会的安全工作,同时严格的审查每一个被邀请参加大会的成员名单,然后归纳并分配安全等级。朝鲜在日本统治了这么多年,再加上这段时间中国与朝鲜之间的往来动作不小,让一些被日本收买的间谍混入其中可能性很大,因此一定要做好周全的准备工作。 在五月二十六日这天,朝鲜独立运动组织成立朝鲜复国临时执政府的选举大会正式召开,除了由中华民国代表、德国外交代表营造的隆重气氛之外,可以说整个选举大会就像是一场过家家,甚至相比起梧州执政府大选都相差万里之远。这个选举大会前后持续了三天时间,毕竟早在上海的时候,金溪范等人已经制订了一套详细的临时政府执行方案,如今仅仅是将这套方案执行出来,并没有太多需要消耗时间的地方。 经过一番严肃的争论,最终临时执政府的名称暂定为“朝鲜民族复国临时执政府”,临时执政府推举朝鲜高宗李熙为国家元首,李东宁为执政府第一届总理大臣,负责发起第一届临时内阁。在内阁人选上,北京大本营做了一些相关的干涉,暗示李东宁任命李玮鈡为复国军筹备处大臣,李承晚为外务大臣,其他无关痛痒的职位则由李东宁自行任命。 为了临时执政府的联络沟通工作更顺利,吴绍霆要求李东宁聘任中国官员担任临时执政府的官员,在他的推举之下,张孝准兼任执政府的国土政策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