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节 (第4/5页)
这几天川南地区又下了几场窸窸窣窣的春雨,点点滴滴的雨水搭配着让人缩脖子的春风,有一种难以描述的不舒适。 第七师团位于合江郊外的司令部大院外面,一队骑兵顶着凌厉的大风停了下来,大院门口的守卫马上上去牵住缰绳,骑兵们一个个灵跃的从马背上跳下来,一边拽着军披的领子口,一边快步向大院内部走去。 过了前院,来到前堂,陈芳站在堂厅门口等候迎接,在看到为首那人走近时,连忙打招呼道:“刘师长一路辛苦了。” 来者正是第七师团第二师师长刘震寰,九天前刚刚从贺州带领本部人马出发,直到昨天傍晚才抵达合江境内,花了一晚上安顿部队,今天晌午就匆匆赶到师团司令部报道。 刘震寰没有急着答应,等进了堂厅内,他松开了军披的领子,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这才说道:“前几天倒还好,没想到走到一半就变了天,这开春都一个多月了,老天的脾气真是让人摸不透。部队比预计的晚到两天,更气人的是辎重部队全都丢对,还有新编两个团的毛头新兵,估计都比辎重部队掉的更远。” 陈芳呵呵的笑道:“这是没办法的事,天有不测风云嘛。将军正在中堂等候刘师长,还请刘师长随我前来,到中堂再沏一壶好的热茶暖暖身子。” 刘震寰解下了湿漉漉的军披,交给了自己的勤务兵拿着,然后带着参谋长李文博一起跟着陈芳来到中堂。 此时刚过晌午,蔡锷趁着闲暇吃了两口热饭,眼下正在撰写一份关于国防大学的建议书。陈芳进来打了一声招呼,蔡锷把毛笔搁在了砚台上,带着微笑起身来迎刘震寰。 刘震寰和李文博先向蔡锷行军礼,蔡锷罢了罢手,平静的说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来来来,都坐吧。” 客套一番之后,众人相继落座。 刘震寰打量了一下蔡锷,发现过了这个冬天蔡锷的气色变得不是很好,脸色看上去是一种病白,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还是对方有不错的精神面貌。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真是辛苦刘师长了,在贺州编练新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蔡锷先一步开口说道。 “哪里哪里,有司令留下的训兵方阵,我也只是按部就班、拾司令牙慧罢了。”虽然刘震寰在革命阵营的资历不浅,不过当着蔡锷的面仍然不敢托大,俨然是恭恭敬敬的样子。 “来的路上天气变化颇大,如今到合江的兵力可有统计?”蔡锷问道。 “目前在城外安营下来的有五团和七团两个部队,六团、八团以及大部分在辎重还在后面,预计还要三天时间才能赶来。唉,实在是惭愧,这些毛头新兵第一次行军都出了篓子,我这个师长难辞其咎。”刘震寰叹了一口,颇有无奈的说道。 卷五:新中华之战 第611章,合江开战 “言重了。原计划是让你们第二师三月底或四月初开动,不过收到了最新的情报,湖北方面又要向重庆调集援军,因此不得不提前调来第二师。有两个团的兵力能够赶到算是不错了。我看重庆方面也没那么快有动作。”蔡锷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 “这么说,重庆那边很快就会有动作了?”刘震寰问道,脸上带着几分迫不及待。 “以成都目前的处境,陈宦一定沉不住气,应该会有动作。”蔡锷颔首说道。 “司令,需要我这边怎么部署?”刘震寰又问道。 “不急,晌午就往这边赶,应该还没吃饭,不妨先安排你吃过中饭,下午我们再好好谈。”蔡锷不慌不忙的笑道。 “也好。”刘震寰本来还有一股急性子,不过自己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让蔡锷这么一提起倒还真有些饿了。 在司令部吃过午饭,蔡锷召集第七师团所有团长到简报室开会。 根本情报处送来的情报,湖北将会在一个月之内有所动作,大致是何宗莲的第一师和王占元的一个鄂军师,以目前北洋军的经费和后勤情况来看,再调两个师到四川几乎是极限,所以王占元那边是不可能把兵力全部投进来。更何况带兵之人总会预先留一手,万一遇到意外情况,湖北尚且还有自保的能力。 如今重庆方面只剩下中央第六师一支兵力,陈宦自然不奢望利用中央第六师保全重庆的防务,只要能扼住合江这一边,不仅能牵制泸州的战事,护住重庆与成都的最后交通线,同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