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套装10册)_第三章 碧海风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碧海风情 (第20/20页)

。不过,为了不影响政务,游客们只能参观昔日总统的办公大楼及下榻场所。

    ◎马科斯夫妇的奢靡生活

    历任总统中,要数费迪南德·马科斯夫妇居住在马拉卡南宫的时间最为长久。自他1965年当选总统,到1986年出逃国外,共在马拉卡南宫度过约20年的时间。马科斯夫妇性好享乐,私人生活极尽奢华。这一点,在他们对马拉卡南宫卧室的布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马科斯夫妇

    这对夫妇有各自的私人卧房,门上分别写有“国王卧室”和“王后卧室”的字样,表现出他们野心勃勃的独裁统治。马科斯总统向来重视养生,他将卧室布置成小型医院。各种急救设施、药品一应俱全,足以应付各类突发疾病。卧室内留有一架价值不菲的宝马牌汽车模型,据说,这是马科斯送给孙子的礼物,当时价格就已达到7000美元。

    马科斯夫人极之爱美。她卧室附带的洗手间内,镀金的洗脸池金光闪闪,洗手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名贵香水。马科斯夫人在卧床边设有氧气瓶,笃信每晚吸入氧气即可青春常驻。最让人惊叹的是她的衣帽间。这里挂满四季服饰及配套皮包、鞋子,款式之多,设计之精美,直可媲美世界任何一家著名商场。

    不过,再奢华的享受也挽回不了逐渐流失的威望。马科斯生活上的穷奢极欲和政治上的独裁专断,很快导致民心涣散,众叛亲离,最终落得流亡国外的下场。

    华人历史博物馆:菲裔华人的传奇史

    华人历史博物馆由菲律宾华侨华人共同兴建。他们有钱出钱,有物捐物,有力出力,以极高的效率建起这座凝结着全体华人期望与心血的建筑。刻在大门入口横幅板上的话语,贴切地描述出他们建立博物馆的初衷:“见证华人在菲律宾的传奇。从寓居者到华裔菲人,这是他们的故事,这是我们的故事。”

    ◎见证华人奋斗史

    迈入博物馆,熟悉的中华元素无处不在,带游客追溯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可感可叹的奋斗历程。

    华人历史博物馆再现了华人赴菲的经过以及奋斗的心酸。

    华人历史博物馆内华人雕塑:拨算盘的人。

    按照时间顺序,博物馆分为多个主题区:早期的接触,华人社会的形成,19世纪生活图景,抗日战士,有华裔血统的社会名人,华裔菲人与国家建设等等。每个主题区中,都陈列着丰富的历史资料、重现当年情景的文物以及颇具时代特征的人物塑像,尽最大可能还原当年情境,向游客倾诉真实的历史和生活。最别致的是,很多主题区还根据历史资料重造了当时的景物,更加直观地让游客了解菲律宾华人所经历的一切。

    人物塑像大都由树脂塑成。众所周知,华人曾用“三把刀”(菜刀、剪刀、剃头刀)闯荡天下,辛苦创业。再看塑像,剃头担子旁,手持剃刀的中年人紧抿嘴唇,神情专注;正在缝纫衣物的裁缝师傅深深弯腰,辛苦劳作……每一尊塑像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都栩栩如生。有力的手掌、坚毅的面庞、充满希冀的目光,从细节着眼,让人深刻感受到菲律宾华人在异乡打拼的艰难。

    华人历史博物馆承载了菲律宾华人的历史和骄傲,这份骄傲是华人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更是华人对菲律宾经济、文化与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博物馆导游册上的一段话,说出了所有菲律宾华人的心声:“我们的血统虽是华人,但我们的根深扎在菲律宾的土地中,我们和菲国人民紧紧相连。为了菲律宾——我们的国,我们的家——我们贡献了辛勤的劳动和宝贵的生命,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不是旁观者,我们是菲律宾这块土地上的光荣子民’”。

    ◎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菲律宾历史的每个阶段,无论是文化领域还是经济、政治领域,都离不开华人的身影,存有不可磨灭的中华文化的印记。期间,旅菲华人与当地居民杂居、通婚。几代下来,他们与当地居民血脉相连,水rujiao融,出现了无数兼具两国血脉的英雄人物。比如菲律宾国父、民族英雄黎刹,祖先就是中国福建省晋江市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的叶飞将军在菲律宾出生,身上流淌着来自菲律宾的母系血统。

    早在冰川时期,居住在中国华南地区的部落就通过“陆桥”来到菲律宾群岛。到了15世纪,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商人长期往返中菲两地通商,相当一部分商人在此定居。他们为菲律宾带来丝绸、瓷器和比较先进的农具。直到如今,菲律宾很多食品和蔬菜的名称仍然保留着闽南语的古代发音。

    在古代,中国的陶瓷技术举世闻名。在博物馆的陶瓷展览馆中,展出了10世纪到17世纪,从菲律宾出土的中国陶器和瓷器。这些文物是菲律宾华人的生活痕迹,见证了中菲两国绵远流长的文化交流。此外,菲律宾华人在菲国的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和书籍印刷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593年,华人龚荣用来自家乡的印刷技术,在岷伦洛印出了3本书籍,填补了菲律宾文化史上无书籍传世的空白。

    菲国华裔的历史,不仅是家族史,更是中菲两国的国史。他们继承两国文化遗产,为社会各个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