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套装10册)_第一章 印象沙特阿拉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印象沙特阿拉伯 (第10/16页)

发展计划,鼓励建立私营企业,大力兴办合资企业,对沙特资本参与25%以上的企业减免税收。于是,一大批工厂在利雅得、达曼、吉达、麦加、胡富夫陆续成立,例如钢铁厂、水泥厂、火柴厂、榨油厂、椰枣加工厂、油漆厂、塑料厂等。后来发展到海水淡化业、食品加工业、建筑材料业、首饰加工业、钢铁、冶金、电力等门类。政府在首都利雅得、朱拜勒和延布等主要城市设立10个工业城区。至2000年,工业在沙特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51.1%。第二年,凭借非石油私营企业的强劲增长(按可变价格计算增长6%),沙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非石油工业增长9.3%。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创造和增加了民众的就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沙特的黄金加工十分发达。在阿拉伯国家,黄金需求量占全球的1/5,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市场。沙特有70多家专业水平较高的黄金首饰加工厂、350多家手工作坊,每年加工黄金的数量高达260吨,遍布全国各地的珠宝店多达5000余家。在吉达、利雅得、麦加等繁荣地区,黄金加工厂和金店比比皆是。麦地那地区的马赫迪金矿和格西姆地区的德菲里亚特金矿是沙特主要的产金矿,其产量占沙特黄金总产量的10%。

    对沙特人而言,购买黄金不仅是最安全、最保险的投资手段,其佩戴的黄金饰品也是身份的象征。于是,他们购买黄金一般以大件成套的金首饰、金币及镏金枣椰树、金骆驼等黄金摆件为主,从而带动了沙特金饰市场的兴旺。

    发达的海陆空交通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曾经,沙特人也是骑着慢腾腾的骆驼、骡马之类,在烈日酷热之下,行走在望不到边的大沙漠上。如今,沙特已经建设起立体的海陆空交通。发达的交通运输,令沙特的石油、农工商业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

    便捷发达的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在获得巨大财富之后,致力于交通基础建设就成为沙特政府投资的重要领域。沙特用于公路建设的投资从1970年至1998年达352亿美元,公路维修费用达40亿美元。公路交通成为沙特的主要交通方式。至2011年,沙特道路总长19.3万千米,公路总里程为5.5万千米,其中主要公路1.5万千米,支线公路3.05万千米,二级公路9500千米。国际公路网与约旦、也门、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巴林等国相通。沙特已经形成一个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

    沙特阿拉伯沙漠中通往麦加的高速公路

    除了公路建设,沙特还致力于铁路建设,是国际铁路联盟(uic)的成员。国内建有两条铁路连接首都利雅得和东部城市达曼。轨距1435毫米,总长度893千米。至2000年,沙特铁路客运量85万多人次,货运量160万吨。在未来,沙特仍将增建铁路建设,实现更完善的陆路交通。麦加一麦地那的高速铁路建成后,乘客从麦加到麦地那只需2个小时左右即可到达,从吉达到麦加则仅需半个小时。

    ◎发达的现代海空交通

    沙特左边是红海,右边是波斯湾,发展海运有着天然的优越条件。政府为使进出口贸易更加便捷,对海运事业进行了大量投资。在阿拉伯和海湾地区国家中,沙特不仅港口量及设施现代化程度位列第一,它拥有的376艘商船,船舶吨位275万吨,也居阿拉伯国家之首。沙特的港口主要分布在红海沿岸和阿拉伯海湾沿岸,包括:西海岸的吉达港、吉赞港、延布港;东海岸的达曼港、朱拜勒港、拉斯坦努拉港以及在建的扎瓦尔港。以最繁荣的吉达港为例,1975年港口泊位数为27个,20年后泊位数达182个,港口吞吐量1994年达到8680万吨,至2014年沙特各大港口总吞吐量达到1.5亿吨,其中进口货物0.67亿吨,出口货物0.87亿吨,占到沙特进出口贸易总额的95%。腊斯塔努拉港是最大的石油港口,大量的沙特石油从这个港口运到世界各地。这些繁荣的海运,大部分都由沙特港务管理局掌控着。

    除了海运,沙特同样花大力投资航空业。截至2014年,沙特阿拉伯有机场27个,其中有4个国际机场、6个地区机场、17个本地机场;64条航线:40条国际航线,24条国内航线,在利雅得、麦加、吉达、达曼设有国际机场。吉达国际机场建成于1981年,它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国际航空港,其规模相当于美国肯尼迪、拉瓜迪亚、纽瓦克奥黑尔和洛杉矶几个大飞机场总和的一半。它由三个机场组成,每个机场都有各自的跑道、停机坪、候机楼,并且都可以起落巨型客机,分别担负着运送国际、国内乘客以及伊斯兰教的朝圣者的任务。中东最大的空中运输队就是沙特的航空公司,拥有波音、空中客车等现代化飞机100多架,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