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8节 (第3/3页)
,绝对不可能是一帆风顺。 但谁都没有想到最先出现问题的并不是任何一个演员,而是秦砚自己。 随着剧情的不断推展,每个人都明显的感觉到秦砚的状态越来越不正常,变得暴躁易怒,捉摸不透。 一开始整个电影完全由秦砚的把控,无论拍什么他都有自己的想法,演员只需要完成他的任务就可以。 同样如果演员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从秦砚这儿获得解答。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秦砚对于电影的看法却出现反复,连谢北杨他们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秦砚。 “好了,谢北杨和奚芊芊你们过来一下,我再和你们讲一下戏。” 刚刚拍完了“孙云秀”向“刘大力”坦白自己这些年经历的戏,两个人都将崩溃、痛苦、自我剖析的情绪表现得很到位。 他们对于自己的发挥也很满意,反倒是秦砚在镜头前愁眉不展,他对于这段剧情怎么都不满意。 同时秦砚还把编剧王长勇叫到一起,电影最为核心的主创人员他们一起讨论刚才的剧情。 “虽然刘大力知道了孙云秀其实是一个特殊工业者,但是他并不会厌恶孙云秀,他是个好孩子” 这是王长勇的想法,在他的构想中 “刘大力”应该更善良一些。 但是秦砚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说道: “世界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王老师,你在书中所写的刘大力接受了孙云秀的身份,然后两个人关系还越来越好,我觉得不太现实。” “除非刘大力,贪图孙云秀的美色。” “刘大力不是这种人!”王长勇立刻反驳到。 “我觉得这里要体现出刘大力对孙云秀的嫌弃,同样是社会底层人物之间的互相嫌弃,才能把人性的恶展现出来。”秦砚也寸步不退,继续说道。 “你要知道越是凄惨、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越有可能为了一丁点的利益和对方互相勾心斗角,从来不存在什么的感同身受。” 秦砚的出发点则完全不同,他始终觉得既然《生于淤泥》已经展现出了复杂的人性,就应该要把这一部分内容表现得更加深刻。 在秦砚看来,王长勇对于角色的设定还是太理想化了。 当然,秦砚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因为他当初评审剧本的时候,他完全是按照商业标准那一套在进行审核。 如何进行剧本的起伏设置、如何抓住观众的情绪、当观众因为剧情而难受的时候,应该给观众一些什么样的正面反馈,从而让观众继续观看…… 很明显一个善良、纯粹的主角更容易让观众喜欢。 包括前段时间秦砚对于剧本的调整,都是为了让剧情更加的具有冲击力。 但现在他却犹豫了,要不要把《生于淤泥》拍得更加深沉。 秦砚这些年所拍电影和自己上辈子对于电影偏好,已经形成了极其明显的反差。 虽然秦砚每一次拍电影都能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但这些电影并不是秦砚自己的审美表达。 比如说在《大笑江湖》之中,秦砚从来不认为一切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他更欣赏男主角那种傻乎乎的冒险精神,但在电影的结局他还是安排了一个用金钱解决战斗的爆笑结局。 而在《守门人》之中,秦砚其实也并不是绝对程序正义的坚持者。 他可能有一些其他的法律观念,但是他知道如果按照自己想法拍摄的《守门人》无法迎合西方的市场,没有办法帮助自己走出世界。 在商业成功和艺术表达之前,秦砚选择了前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