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的梦_第七十一章 建水陶器(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建水陶器(1) (第2/3页)

土,填色的泥料则是含硅的白色粘土,一些灰绿的、浅绛的、橙黄的天然彩泥被奇妙的敷上了紫色的陶坯,这种人为的创新和发挥,极大地彰显了建水紫陶的艺术表现力。

    “残贴”便是将在陶坯上施泥为彩的艺术演绎得出神入化。残贴的做法是将坯上的字画分别以阴、阳两种刻法交叉刻出,在刻模上以彩泥交替填充,多不过五六块,少则两三贴,让观者心随神移,浮想联翩。

    建水紫陶生产之初,主要生产烟斗、茶具、花瓶、笔筒、印盒、烛台等物件,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

    至清朝光绪年间开始生产一种用于炖鸡的造型独特的“杨林锅”,即新中国成立后曾大量生产的汽锅紫陶汽锅,又称为“杨捏”,为拳头产品,特别是30年代建水艺人向逢春制作的陶汽锅独具匠心,外表饰有花鸟、虫、鱼、草、木、山、水图画、诗词题,精美绝伦,具有“陶具一秀”之誉。

    时至今日,建水制陶仍固执地沿用着数千年前发明的制陶工具,在简陋的陶车上手工拉坯完成陶器的造型。拉坯是整个制陶过程大师级地位的环节,因为同一种器型的典雅与媚俗、雄浑与小气,都是源于拉坯时的微厘之差。

    文人的字画移位于紫陶之上,是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为一种经典。以陶为纸,既要保留笔墨的法备气至,又要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柔糯特性,捉毫濡墨须由厚实的悬肘运笔功底。

    紫陶上的字画不以斑斓的视角冲击取胜,而以一种纯洁安详的淡雅与观者交流,传导出的是一种优美单纯的宁静。

    建水紫陶的魅力,还在于其雕刻填泥工艺所构成的陶制泐痕与纤毫圆劲之间的对比融合。对陶坯落墨后,刻工艺人立刻将湿润状态下陶坯上的墨迹雕刻成模,刻痕切口光滑而棱角分明,并无刻石般线条自然崩裂的糙刺边沿。

    然而,妙处在于,刻模经填泥、修坯、风干、焙烧、分次打磨抛光以后,线条居然呈现出好似经千年锈蚀风化而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于是便有了金石之气的天生古拙。刻工艺人多为女工,且大多不谙字画之理,但她们对泥性和刀技十分熟悉。

    汽锅是紫陶产品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驰名中外的“云南汽锅鸡”就是用紫陶汽锅烹制出来的美味佳肴,用汽锅烹炖rou类菜肴,不仅rou丝细腻,味道鲜美,而且汽锅具有耐酸、耐碱、保温持久等特点,同时也是造型美观的美术工艺品,使人看了赏心悦目。

    1979年中央轻工部批准建水紫陶汽锅为优质产品,同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特地挑选建水紫陶汽锅赠送美国副总统蒙代尔的夫人。1983年,紫陶汽锅在同行业评比中被评为优胜产品。

    云南汽锅鸡即建水汽锅鸡被记入《中国名菜谱》一书中。人民大会堂也把汽锅鸡列为国宴佳肴,款待外宾,受到称赞。

    传统的建水陶窑称为龙窑,一般呈竖卧状依山由低向高逐台而建,火门在下,切面为上圆下方马蹄形。建水紫陶的烧结温度一般在1000摄氏度以上,因陶坯中的呈色元素含量不同,高温下窑气的变化使得陶器在焙烧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的颜色和花样,形成可遇不可求的“窑变”。

    因了泥料的无砂细腻,可经过精细的打磨而得到陶明如镜的“无釉磨光”效果。高温的焙烧,使得陶制坚硬如铁,一件上好的紫陶要通过七八道工序,使用不同的磨具才能完成。

    打火皮是第一道打磨工序,用粗砂石去磨,不宜用力过重,过重拉伤陶面则不可救药。随后用细砂石均匀地除去粗砂打磨留下的拉丝。

    第三道工序用油石将坯面磨光,再用当地找来的鹅卵石做多次上光,直至用磨工各自珍藏的光石进行抛光细研。最后用油脂对陶器进行周身擦拭。经过如此细致繁缛的过程,粗糙无神的陶器,才会显出诱人的光彩。

    “无釉磨光”是建水紫陶最能区别于其他陶品的特色,一件上好的作品需要经过七八道工序。使用先粗后细的打磨工具才能完成,以粗砂石磨去火皮,再用细砂石打磨留下的拉丝,最后用鹅卵石抛光。

    细致复杂的过程后,原本暗淡粗糙的陶体被磨出了镜光,其细润的质感和光泽的变化,会令你在反复展玩之中爱不释手。

    潘金怀在制作白陶烟斗中,发现烧好的烟斗上有一小块红色,别具特色,从中受到启示,遂采用当地红、白、黄、紫、青五色粘土,试验研制成红色陶泥,做成泥坯,焙烧后成为紫陶烟斗,产生了第一代紫陶产品,并发展为书画篆刻、磨光工艺。后曾制作花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