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 手工核雕(5) (第1/3页)
明朝有个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将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都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自具备各自的情态。 王叔远就是一位雕刻核舟的艺术高手,他雕刻的“苏轼游赤壁”核舟,后被散文家魏学洢写成《核舟记》一文,生动的描述了这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其中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等语句,可以看出核舟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 明清时期,苏州核雕渐兴,江浙一带官宦商贾崇尚风雅,流行玩赏竹木牙雕等奇珍,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由此核雕风靡朝野,出现了“凡文人必手持折扇,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之盛况,精湛而玲珑多巧的核雕被人们争相佩带和收藏。 清末民初也出现了不少核雕名家,如杨芝山、都兰桂。杨芝山的核桃雕“西园雅集图记”技艺精绝;都兰桂的核雕还被总理1955年出访时作为赠送外国元首的礼品。 民国时期,苏州太湖边上的舟山村核雕逐渐兴起。舟山村自古就是出雕工艺匠之地。据《香山小志》记载“香山梓人,巧者居十之五六。又有雕工,专将竹根、竹节、黄杨、紫檀、以及象牙、牛角、桃核、橄榄核、刻山水人物、花卉鸟兽等玩品,精巧有致,雅俗共赏”。 殷根福,自幼对工艺雕刻倍感兴趣,在苏州深厚历史文化的浸润和丰富而精湛的众多传统手艺的熏陶下,曾先学竹雕、牙雕,虽默默无闻,但也能聊以维持生计。 1930年前后,他在上海老城隍庙开设了“永兴斋”,专门出售竹雕、牙雕工艺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广东船工手中获得橄榄核,此橄榄核产自广东一带的“乌杭”品种,其颗粒大,质地硬而细腻,便于执刀雕凿,经其精心琢磨后,随形设计雕成罗汉头像,稍经抚摸,便滋润光滑。 而后他将雕成的罗汉头穿成手串在上海店内销售,普受民众欢迎。为塑造好罗汉形象,他多次到东山紫金庵罗汉堂内临摹观察,并反复揣摩,融汇于心。 此后,他刻制的罗汉头像越发挺刀爽劲,厚朴凝重,表情自然,双目传神,且形象生动、神采各异,使求购者络绎不绝。自此,他专事核雕罗汉头像,并形成殷派独特技艺。 为满足市场需求,他培养了儿子殷荣生、女儿殷雪芸和徒弟须吟笙等多名艺徒,并在舟山村组织生产,一时全村年耗橄榄核10担左右。 殷派一脉的核雕技艺由殷荣生、殷雪芸、须吟笙、钟年福等继承下来,并逐渐发展壮大。1970年,他们几个召集村上核雕艺人创办雕刻组,通过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销往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各国;1973年,又带领20余人参与创办吴县东山雕刻厂;而后于1975年在本村建立舟山核雕厂。 而殷雪芸则在1972年被邀至苏州工艺美术厂、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传授核雕技艺,先后培养了董兰生等多名艺徒。 一段时期,苏州橄榄核雕处于低潮时期,人员散失,技艺荒疏。“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行”,自本世纪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渐富裕,喜爱核雕的民众与日俱增,由此核雕生产又峰回路转,使一度沉寂的核雕市场活跃起来。 如今的舟山村,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核雕,从业人数达五六百人。北京等北方大城市民众对苏州核雕钟爱有加,当地村民足不出户,客户却纷至沓来。 同时,通过薪火相传,使年轻一代的核雕能手也随之大量涌现,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当今的核雕品种、花色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珠串式,即把多个核雕穿成一串,多为十八罗汉头像,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