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8节 (第3/5页)
将在守,忠诚可虑,所以若是刘将军交战不利,主上可能会退守山东。” 陕西丢失,山西的蒙军已经没有后顾之忧,随时可能沿着黄河切断北京和山东的联系,将顺军包围在北京一带,而空虚的北京似乎也没有什么余力阻止蒙军的此类行动,使者的回答并不是很出乎许平的意料,但他仍是一阵摇头:“这样黄河以北皆不是国家所有。” 知道使者没有其他什么可说的,许平就让他退下继续看着地图,如果李自成退守山东,整个大顺的疆域就会被压缩成一条细长的地域,长江将成为主要的交通线,这样福宁军的水师威胁也会大大增加。 “不要在向前线送东西了,我们要加快修筑沿江炮台,若真是最坏的情况发生,我们得阻止福宁水师进入长江。” 交代了一些紧要军务后,许平让周洞天暂时代理自己的职务:“我要立刻轻装简从返回北京,面见陛下。” “大人是要退兵么?那福建的事情怎么办?”福宁军的主力目前云集仙霞关,和顺军近距离对峙,周洞天担忧一旦退兵会被对方打成一个乘胜追击。 “你赶去前线稳固防守,前卫、后卫、神射三营不要撤下来训练了,一时半载我们恐怕不会进攻福建,安排近卫和装甲两营尽快返回南京,我很快就要用到它们。”许平想了想,又交代道:“若闽军势大,不妨且战且退撤回浙北、南京,不要和他们硬拼,我想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援军来江南。” “这三营不退啊,那如何处置江北军和关宁军?”在顺军气势如虹的时候,这些军队是助力,但眼下就成了隐忧,周洞天问道:“要是三营不退,大人又把近卫、装甲带走,他们在后方作乱怎么办?末将觉得大人退兵之举不妥,要是他们觉得风头变了,又投降回齐公那边,我们三营岂不是要被包了饺子?” 第三十节 北返 接到许平要自己去南京拜见他的命令后,李成栋有些犹豫,最近军中谣言四起,说北方已经一片糜烂,李成栋倒不觉得顺廷形势差到这种地步,但可怕的是猜疑已经出现在顺军内部。大量北方前明降军倒戈让不少顺军嫡系将领又惊又怒,已经有人放话说凡是降将都不可靠,应该将他们解除兵权监视起来。 这种言论当然不是出自吴王之口,但是李成栋不知道吴王会不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受到许平召集令的不止他一人,比如刘良佐就打算借口军情紧张先看看再说。李成栋的左右也有人进言先装病看看,现在顺廷后院起火,就是许平再不放心也不会用武力解决,听调不听宣乃是在乱世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门。 可是李成栋自认为投降以来自己立下赫赫战功,如果这个时候走以前在明廷统治下的老路,让顺廷和吴王起疑就会让自己之前的辛苦付之东流。正在李成栋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人报告吴三桂接到命令后立刻把军务交给副将,星夜赶去南京了。 “富贵险中求,现在用人之际,我又立过那么多战功,大将军应该是交代一些军务吧。”虽然不太清楚到底是什么秘密军务要去南京亲自领命,不过李成栋最后还是决定去见许平。 在快到南京的时候,李成栋追上了同样只带亲卫的吴三桂,两人并肩去大将军那里领命。 “两位将军来得正好,”见到他们二人后许平显得很高兴,他目前最关心的是降军的士气:“军心如何?”不等二人开口许平又补充道:“实话实说,我知道最近军中谣言四起,说我要对诸君不利,就连我打算退兵,有人也不同意让诸位镇守后方。” “大将军要退兵吗?”李成栋吃惊不小,现在福宁军数万云集在福建、浙江边境,现在退兵很容易被对方追击,在李成栋的心里,最好还是让北方自己设法顶住,至少先集中力量解决了福建,击溃明军主力后再考虑撤军问题。 吴三桂也有类似的想法,他还指望靠平定福建、关东立功,好博取裂土封王的资格呢:“大将军,实不相瞒现在军心确实不稳,将士们哄传北京即将不保,要是此时退兵恐怕三军更是会议论纷纷。” “北京确实有可能不保,如果我们不回师的话主上恐怕要退到黄河以南。”许平直言不讳地说道。 “如果主上肯暂时退让,那不如先把北京让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