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配角的奶奶(快穿)_第1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节 (第2/3页)

过来的。

    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宫里的老麽麽跟着一起来的,老麽麽是来教导唐梨花的礼仪,以免明日面圣犯了什么忌讳,出了大错。

    其实也简单,老麽麽让唐梨花上朝之后不要乱看,跟着行礼,圣上为什么就回什么,切莫抬头直视圣上,那可是大不敬。

    如此诸多的忌讳,老麽麽都不厌其烦的一遍遍与唐梨花说了,唐梨花也认真一一记下。

    老麽麽见她学的认真,而且那一身的气质,一点都不像从乡野来的老妇人,官话也说的标准,仪态气质一样不差,她那孙女也是知礼的很,可见教导的极为用心。

    看过这些老麽麽暗自点了点头,她虽没说,其实她是太后身边伺候的老人,此次也是奉了太后的命令。

    其实老麽麽有些猜不透太后的用意,毕竟唐梨花虽做了这么大的好事,但有皇上嘉奖已经给足了颜面,为何前日太后在皇上面前突然夸起了这个唐梨花。

    圣上是孝子,听了太后的话,顿时就改了主意,让唐梨花面圣。

    这般不提,太后竟还要在唐梨花面圣之后,再私下召见她,要知道这可意味着什么,太后是皇帝的母亲,是天下人的母亲,如今宫内皇子们都已长大成日,也到了娶妻的年纪。

    无数人的眼睛都在盯着后宫,太后的一举一动更是牵动着那些人的心,后宫早有传闻太后有意给三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选妃。

    这时候太后召见唐梨花,是要抬高唐梨花的位置,更是给其他人传达一个讯号。

    只是这样的话,老麽麽就更加看不懂了,她见了唐梨花的孙女,的确模样不错,知书达理,但是京城这样的闺秀也不在少数,怎么就入了太后她老人家的眼。

    而且太后也从来没见过这王翠莲,为何要如此,老麽麽真是左想右想都想不通,最后干脆不纠结了,总不过太后的心思,不是她这个奴才能看得懂的。

    如此,老麽麽对唐梨花和王翠莲的态度就更加温和,也从来不摆架子为难。

    一夜很快过去,便到了进朝面圣的时辰。

    第21章

    唐梨花这日卯时未到就起了身,梳洗打扮,穿上四品命妇官服,花白的银丝一丝不苟的隆起,带上那顶官帽,如同换了一个人般,和平常时候的温和老太太不同,倒是像那些官家大族的老太君。

    王翠莲也早起了,陪着一起,又跟着上了马车,马车到宫门口便停下,守宫门的侍卫确认了唐梨花身份之后,便放行了。

    规定四品夫人进宫只许带一个服侍的婆子,唐梨花便带上了教她规矩的老麽麽,而王翠莲则是在宫外的马车中等候。

    唐梨花进了宫墙之中,在小黄门的引领下在殿外候着,殿内文武百官给皇帝请安,一日的朝会便正式开始。

    没有皇帝的召见,唐梨花只能候着,约摸站了半个时辰,从大殿中传来高亮尖细的太监音,“宣唐氏觐见。”

    随后又出殿中走出一个小太监,在太监的引领下,唐梨花不急不缓的迈步,仪态端庄,微微低头,眼睛也只盯着手中的玉牌。

    “臣妇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唐梨花跪下,双手伏地,整个人拜伏下去,礼节之处未有一丝错漏。

    “爱卿免礼。”头顶上传来一个威严中却带着慈和的声音,正是当朝皇帝景仁帝。

    唐梨花再次拜了一礼,这才起了身,“谢主隆恩。”

    “你便是颐和县的唐梨花,朕听闻了你的事很是敬佩,若是天下多几个老乡君这般为民着想的人,朕能少了许多烦心事。”景仁帝话中是对唐梨花的赞赏,说到最后也有些叹息起来。

    唐梨花依旧是低着头,宠辱不惊,“皇上圣心圣德,百姓们都知圣上爱民如子,臣妇是乡野妇人,不能科举考官,只能尽自己所能,相信许多人和臣妇同样的想法。”

    景仁帝听见这话自然是圣心宽慰,哈哈大笑,“好,好,朕果然是没有看错人,连母后都同朕夸赞过老乡君的大义。”

    唐梨花依旧是沉稳的模样,倒是让景仁帝对她高看几分。

    只是景仁帝宣唐梨花面圣不过一时兴起,夸赞一番后,便让人退下,至此唐梨花的面圣之行便是彻底结束了。

    唐梨花才刚出殿门,老麼麼便过来对她躬身行礼,“老乡君,太后娘娘请您过去一趟。”

    这事先就知道了,唐梨花便跟在老麼麼的身后,脑中却思索起太后召见她的目的,唐梨花可没有那么天真,堂堂一朝太后会把她这种小人物放在眼里,还要亲自召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