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15 (第2/2页)
百年功夫,沧桑巨变到一头教育界猛兽轰然倒塌化为尘土,后人连觅其芳踪的机会都没有,非得回首凝望,敲骨见髓,才能看到一条在历史的江流下轰然脉动的巨龙。 带头西迁的是它,现在西迁后规模第一的也是它,据说果脯拨的经费最多的也是它,看其声势,似乎借用了重庆大学的一块地还不够,还要往远处扩张,只是不知等西南联大成型,能不能与其一争,但无论怎么讲,现下教育界执掌牛耳的学校,非他莫属了。 它只是静静的蛰伏在重庆西面,却隐隐镇守着整个中国的教育界。 黎嘉骏心潮澎湃,心下暗恨自己这病生的不是时候,如果她可以单独出外勤,非得常驻大学城不可,每天照三顿刷名人,光混脸熟就行,以后说出去多长脸,谁谁谁她都认识! “今天有人去中央大学吗?能不能带上我!”黎嘉骏一把抓住熊津泽。 熊津泽吓了一跳,不大明白她为什么这么激动,只是老实答道:“有啊,只是沙坪坝那么远,要去一般一大早就出发了,也不需要到报社报道,你要是想去,我帮你打个招呼,看下次有谁要去的,你俩约了时间,让他带你好了。” “等等!沙坪坝!”黎嘉骏脑中叮一响,“我家就在沙坪坝啊!下次有谁要去,可以直接到我家去睡,第二天直接就能去学校了!对对对,我可以做中转站!” 熊津泽哭笑不得:“好好好,我一定帮你约好,今天是不行了,下次,下次咯!” 黎嘉骏颇有些遗憾,也只能作罢,便跟着熊津泽继续逛,逛到一个小房间,里面干干净净的,没有桌子,墙上却满是报道和照片。 “这个是陈列室,什么都有,你可以看看。”熊津泽点了点最开头。 果然什么都有,而且分门别类,按着时间线,断断续续的写着大公报发展以来的大事记,除了她都知道的一些外,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的特别功绩,大多数配着照片和相关报导,她一条一条的往下看,觉得很有意思。 1919年,胡政之总经理竟然是一战后巴黎和会的唯一一个中国记者,这使他成为了中国采访国际新闻的先驱。 1926年,张季鸾主持笔政,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 1936年,本报记者范长江著,引各界巨大反响。 …… 1938年3月,本报上海通讯处记者卢燃在滕县壮烈牺牲,卒年二十一岁。 旁边的照片中,是卢燃腼腆的笑容。 嗡…… 黎嘉骏只觉得自己快速的下坠,她全身仿佛被绑着,只能眼睁睁看着卢燃笑着上车,车子在一片黄土弥漫中快速的远去,那黄土遮天蔽日,刹那间就成了一片血色,她拨开那血色,场景却又变成了漆黑夜色中的村落,那分明是她看到王铭章将军的利国驿,一片萧条中,一扇门打开着,昏黄的灯光透出来,她看到自己跪坐在一具尸体旁,她凑近去看,那尸体全身是血,脸却干干净净,嘴角噙着一抹憨厚的笑。 是卢燃。 她腿一软,跪了下去,眼前一片漆黑。 身边是悠远的急叫:“黎嘉骏!黎同学!” 别叫醒我……黎嘉骏混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