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归桐_分卷阅读1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22 (第2/2页)

    用过饭后,喝茶聊天时,母亲想起这话也好笑,和大舅母说:“我是既盼着他成才,又盼着他能过的快活些。”

    大舅母笑着道:“我们当母亲的,都是一样的心思。”

    不知怎地,郭圣通总觉得大舅母的笑容虽依旧灿烂,眉目间却蕴藏着淡淡的忧愁。

    大舅母还在为求子而愁吗?

    其实,何必呢?

    有些事注定是没法强求的。

    “桐儿,常安怎么样?”

    一道声音打断了郭圣通的思绪,是大舅。

    郭圣通抬起眼来,见大舅、二舅、表哥和弟弟都朝她看过来。

    还不等她说话,二舅就道:“看来是不怎么样,去了两年这脸都瘦没了。”

    郭圣通失笑,“这叫抽条好吧?”

    说起常安城,她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平又薇。

    而想起平又薇就会想起平婉华——

    她望着落拓潇洒的二舅,心底叹了口气,想着什么时候寻着机会了得好生问问二舅。

    郭圣通笑着回答大舅:“常安城还不错吧,可我还是喜欢真定。”

    这话是确实的,千好万好不如在家时。

    一别两年再回到真定回到漆里舍,她浑身上下都是说不出的自在舒心。

    就连被那执着的梦境再度缠绕住时,也没有那么烦躁了。

    说到梦境,不知道刘秀如今怎么样了?

    他将来真会如她梦中是所见那般竖起反旗吗?

    郭圣通不知道。

    她只知道她的命运不如如梦中那般和刘秀牵扯在一起。

    母亲已经和大舅说好,两家先口头定下婚约,等着郭圣通十六了再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着她十七了再亲迎。

    郭圣通今年十一,虽还有五六年的时光,但她想这桩婚事已然是板上钉钉了。

    她的未来会如母亲所盼望的那般,半点波折都没有。

    这样,最好不过。

    等时光走到五月时,母亲终于为郭况寻着了一个老儒来教他。

    一家人的生活又回到了还没去常安时。

    只是,天下情势却是越来越糟,一天不如一天。

    ☆、第一百二十六章 尝试

    王莽究竟还是没法对李焉言之凿凿的谶书视若不见,谶书中说荆楚当兴,他就任侍中掌牧大夫李棽作大将军、扬州牧来相压。

    还对谶书中说的李氏为辅耿耿于怀,将李棽改名为李圣,希冀压住兴荆楚的李氏。

    郭圣通从不信谶书可以预知未来,倘若真是这样,李焉就该先一步杀了那个举报他的下属才是。

    王莽未尝想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还是坚持如此,不过是因为把权利看的太重。

    他不希望有一丝半点的可能动摇他的统治。

    为了这,他牺牲了嫡女终生的幸福,亲手逼死了三个嫡子。

    他匍匐在权利脚下,成为了它最忠诚的奴隶。

    难怪王嬿说他可笑。

    的确是可笑。

    六月时,上谷郡人储夏自请去说降天凤四年于会稽长州造反的瓜田仪。

    王莽喜之,任命其为中郎。

    大舅因此笑说,倒是什么时候都不缺这盲目忠君之人。

    郭圣通默然。

    她不知道这储夏要如何说降瓜田仪,就靠一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吗?

    人活于世,连最基本的温饱都不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