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5 (第2/2页)
多岁了,前两年他还一边沉迷于秦国送来的宝物,一边对秦国的势力瑟瑟发抖,而现在秦国的使者坐在他面前,他的心情是更多的却是坦然:“秦国使者可否容寡人考虑几日?”齐王明白无论如何,齐国都逃不过被秦国攻灭的命运,但怎样被灭是个好问题,主战可留下齐国的一丝尊严,日后不会让秦国轻贱了去,但主和又可让齐国避免所有的损失……他要好好想想怎么样做,才是对齐国百姓最好的选择。第150章如果翻开史册,我们可以看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齐国的独善其身是多么的愚蠢,齐王用他近四十年的在位时间,告诉了人们唇亡齿寒的道理,并为后世留下经典的教育素材。如果是后人对其他战国是惋惜痛恨的话,那么对齐国的选择便仅剩鄙夷的斥责了。齐废王的称号就是对他最大的嘲讽,嘲讽他的无能,嘲讽齐民的软弱,嘲讽整个齐国的骨气。但是若是我们抛去一切关于尊严、荣耀与名誉等定义去看待各国的结局,其实只有齐国才是最大的赢家。我们难以想象,四十年的和平无战事在战国的年代是多么的珍贵,我们更难以想象的是,齐国又是如何做到与秦国和平交接的:齐国并不是没有兵力,事实上,齐国集结了四十王的大军在西部,只是秦国避开了他们的主力,选择从南进攻,也就是说,只要齐国稍有反抗之意,秦国哪怕攻下了齐国王都,依旧需要面对几十万的大军。即便是如此软弱的齐国,也是存在主战派的,比如说墨大夫。然而,史书上记载,临淄无一反抗,这其中便包括了墨大夫。我们无从得知,齐王是如何做到让他的大臣接受他的选择,又是如何让习惯了和平的齐民安份地接受秦军的入城,但史书告诉了我们,当去往咸阳的齐王和侵入临淄的秦军交汇错身时,临淄是安宁的。公元前229年,齐王建降,迁往秦地。秦兵卒入,临淄之民无一反抗。……就像嬴政预料的一样,齐国并没有多大的威胁性——齐王降了。嬴政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正在看着扶苏小心翼翼将齐国渤海口捏制出来,秋季的阳光暖洋洋地斜射进来,将空气中的灰尘照得亮晶晶地,墨斗低声给扶苏讲解着渤海口的气候和资源,就是这么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到一天,却给他带来了一个如此划时代的消息。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理所当然到让嬴政有些迷茫。齐国灭地是不是有点太过随意了?哪怕是韩国,那也是需要秦国一点一点收服叛地的,但齐国不仅降地干脆,连这步都贴心地给秦国省去了,这让还在辛辛苦苦翻看齐国情报和地图的嬴政有点不知所措。不仅嬴政没有缓过来,事实上,连墨斗和扶苏也没能将一下子将这个消息给消化掉,尤其是墨斗,一开始穿越的虚幻感又重新回归,让墨斗整个人都晕乎乎的,他梦幻地问:“所以都结束了?”“不,还没有。”嬴政看着大片的齐国地图,突然上前,捏完了海岸线的最后一处凹陷扶苏下意识的让开,将立着大大小小旗子的齐国沙盘暴露在嬴政面前,而后者毫不留情地拆下齐国的竖旗,坚定而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