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中华_第93章 中西方的义利之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3章 中西方的义利之辩 (第2/3页)

《新青年》吧!除了这个论题外,我还有一篇关于中西方观念和几篇介绍泰西国家治国方略的文章,到时候也能放上去让学生们讨论下!”

    几天后,马尾船政学堂成立了一个完全由学生构成的组织,秦督办给这个组织取了个名字——学生会,组织的目的初期很简单,为了编撰一本在学堂内部行的内部学术刊物,而第一篇的文章,就是船政督办秦铠写的开篇词。

    听过这位秦大人讲课和看过《帝国崛起》xiao册子的学员都知道,这位泰西回来的官员一向用的大白话讲述他的理论,当然不乏引经据典的佐证,这次也是同样的方式。

    秦铠在开篇词中提出了“义利”的辩论,这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大差别。自义利观产生的那一刻起,对于义利的新问题的辩论就未曾停止。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想主导,才形成了“先义后利”的儒家义利观,到了近代,中国人的义利观rì臻成熟、完善,所谓舍生取义始终是中国人的想主流。【叶*子】【悠*悠】

    而西方从古希腊时代,也开始了西方式的义利之辨,由此产生的伦理财富观到系统功利主义,而到了近代,几百年的演变,从而形成了西方的“重利轻义”的义利观。显然提出这个辩论题,这足以引爆学生对中西方理念的想大风暴,是非对错,只能由人心自明。

    当然这一期还有一个论点,就是关于尊师重教的内容,这些内容完全由学生会会员自行撰写,然后送去给总督府的曾师爷过目后,才能正式刊印。很自然,这份刊物也送到了总督张佩纶的桌上,作为一名三十来岁的封疆大吏,张佩纶对于船政学堂新学的兴起颇为关注,而清流历来的论点就是必须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不能全盘学习西方。

    而秦铠“义利之争”的提出,让这位儒学大家也兴趣高涨,张佩纶也送来一篇关于“义利”之争的稿子,作为他对学堂学员提出的一些教诲。秦铠很快再次表了他的第二篇稿子,不过介绍的内容却是泰西诸国的国政变化,从早期的“实利主义”到现在颇为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然后笔锋一转又介绍起国学想大家王夫子的船山想、经世济用的理论。

    而这些关系民族chao、国家前途的大讨论很快就不能用那份xiaoxiao的期刊来承载,学堂里出现了专门张贴学生稿子的墙壁,学生们对各种理论的认可度也产生了极大的分歧,维护传统义利观,同时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观念基本成为了主流,但是一些更为大胆、散xìng的论调也开始出现!

    张简自然明白这些观念上的东西是不能靠灌输的,在也想出一招,把这些学生都召集起来召开关于各种chao的大讨论,是骡子是马,都牵出来评论一番,有理讲理!

    听到这消息,秦铠非常关心的跑来参加学生们的讨论,让他比较欢欣鼓舞的是,很显然,在船政学堂中,学生们忧国忧民的想还是非常朴实很真切的,加上义利大讨论、数期的《新青年》和《大国崛起》xiao册子的引导,学生们对于目前面临的内忧外患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此,秦铠向张简建议,在课余之时,每周组织学生开展大讨论,内容由他来提供,秦铠光脑里可缺乏信息,当然涉及敏感的国内政治问题是不能谈论的,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表观点,通过这样开放式的讨论,他深信,视野开阔的新一代船政学生,很快就会跨上历史舞台。

    秦铠乐呵呵的离开了学堂,却被孙复赶来把他扯到丁rì昌那里去了,老丁拿着一份电报正在愣,看到秦铠,老丁摇了摇手里的电报:“烈风,那几个rì本人,走了之后,今个儿总理衙门来电报,说是失踪很久了……”

    “噢!是嘛!”秦铠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看来rì本人铁定是天怒人怨,半夜里出海触礁沉船了吧!”

    丁rì昌仔细看了看秦铠,嘿嘿一笑,“烈风,你有没有捣鬼啊!我到想起来了,那rì你送走几个xiaorì本,怎么心血来chao还找了个德国领事作证来的!”

    “大人!这可是你批准的!反正我可不知道这些rì本人跑哪里去了,说不定我们递上去的那几份供状,rì本人杀人灭口了也犹未可知!”

    “也对,你那份德国人签字的东西jiao给我,回头我附了送到总理衙门去,把这事了了!”丁rì昌翻来覆去又看了看电报,“对了,李中堂来电报了,约我天津一会,指名让你一起去!还有就是新式大炮,中堂大人想要几门……”

    “大人,大炮有啊,就是这银子……这炮可都是咱船政剩下来钢自个儿造的,以前战舰都是军机处拨的款子,这大炮可是咱自己的银子!”秦铠嚷嚷着。

    丁rì昌显然比他铁jī的多,“烈风,你怎么也变得这么xiao气了,去年送到大沽炮台的1o门重炮,李中堂还承你情,这回你可要好好表现,我琢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