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_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2/3页)

小郎君所赠之书,属实非凡,其中见闻,是梁从未有之……”

    “那夫子以为,其中所言可得当?”曹德是想要找人背书,卫梁还是第一个看了现代教材的人,他此刻迫切地想知道卫梁观书感受。

    教材上的知识自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他所选部分难度较浅,想要读懂并不是难事。曹德觉得,聪明的人永远不笨。即便是从未涉猎过的领域知识,但只要细细品读,想必也是能读懂其中科学规律。

    果不其然,就见卫梁神色凝重,但还是缓缓点头,“虽未有之,但所言颇为在理,若是能一一验真,许是真知。”

    曹德心情激动,卫梁所言,比他一开始预想的要好很多,毕竟对方还是一个儒生,而在汉武之后,儒学畅行,旁的学说越发式微,更别提化学这门从未出现过的学科。

    “那先生以为,可否将之教授于学童,让其学盛行,不负先人所创。”

    而这下卫梁却没有点头同意,而是道,“此事非同小可,岂非是梁一人所为?”

    曹德一愣,原本他以为,只要能找到一个愿意来学化学的人,然后将它传授给学生便行了,如今卫梁分明知道这书中有真义,却还推脱拒绝,这就难办了。

    而卫梁却是说道,“并非是梁不愿,而是唯梁一人,心余力拙,小郎君若想推行此学,还需请大儒助之,而梁从旁佐之。”

    曹德听懂他的意思,知道对方还是愿意出力的,立刻洗耳恭听,“还请先生畅言,阿疾何为?”

    卫梁摇摇头,“梁读此书,虽知其中有真义,只是才疏学浅,所学不精,若有大儒执言,众人自不会小觑。”

    曹德懂了,也就是卫梁虽然认可这本书有点含金量,但是他说的话分量不够,曹德要想找人背书,还得找德高望重、公信力高的大佬来才行。

    这下难办了,曹德一脸苦恼,这个时期的儒学大佬,他倒是知道一个,名唤蔡邕,可是这位大佬前两年就挂了,他要上哪儿去找人背书呢?

    卫梁见之便道,“梁知徐州有一大儒,名唤郑玄,弟子数千,小郎君不妨修书前往,或可如愿。”

    徐州与兖州相邻,就在其南边,曹德松了一口气,距离近的话是件好事,至少找人更方便点。

    至此,曹德真心实意地跟卫梁道了声谢,“幸亏有先生出言,阿疾在此谢过先生。”

    卫梁此时也道出自己来意,“我观《化学教材》似有未尽之言,不知小郎君可有其书?”

    曹德自然是有的,他是抽到了全套的化学教材,倒是与前世读书时期的教材不太一样,其中基础阶段和进阶阶段与他前世所学中学阶段难度差不多,至于高阶阶段则要晦涩得多,他大学后就没学化学了,也不知是否与大学阶段相对应。

    幸好他已经将进阶阶段的部分誊抄出来,当即就让奴仆从箱盒中拿出,递给了卫梁。

    “多谢小郎君美意。”卫梁得了这书,也是如获至宝,当即便告辞离去,准备回去仔细研读。

    而曹德则是又将《化学教材》基础版与进阶版各抄了一份,然后安排人手前往徐州寻郑玄,也不知这个大佬是否愿意看这书。

    曹德叹气,从兖州到徐州光是一去一回便要十天半月,再加上找人花费的时间,以及大佬是否同意,若是应下这事,还要花些时间研读两本书,只怕等到答复时已是数月之后的事情了。

    他本以为这《化学教材》只之事要暂且搁浅,不成想兖州竟也有所耳闻。

    准确来说,是他赠卫梁《化学教材》基础版当中,提到了铅对人体有毒之事,不知怎地在兖州广为流传,而兖州世家对此则是嗤之以鼻。

    “真是无稽之谈,会稽上虞魏氏,魏朗之子,自桓帝时便开始传术,而其精通炼丹之术……”

    “边兄所言不假,听完云牙子如今正在编著《周易参同契》,也不知我等是否有缘可得一观……”

    “这炼丹之术自周时便兴起,能学此道之人皆是精通百家之长,非常人也,而曹家小儿却无知自大,竟说金丹是害人的东西……”

    便是曹太公也有所耳闻,派人将曹德喊回去。

    曹德一开始并未得知兖州士人们的言论,得知他爹要找他也是一头雾水,可还是放下手头的事赶紧回家去。

    等急匆匆赶到曹太公的书斋里,就急忙问道,“爹,听闻你寻我?”

    曹太公坐在席间,见小儿子跑得一头是汗,示意他先落座,然后才问道,“你赠与卫梁之书,究竟是从何而来?”

    曹德没想到亲爹会突然问这么犀利的问题,擦擦额头的汗,只是道,“儿子也不记得了,只是从箱笼里翻出来的,但其中所言,却甚是在理。”

    但没想到,这次竟然是连亲爹都不赞同,“那卫梁持你所赠之书前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