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_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第1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第166节 (第2/3页)

大儒,每月都有太医去给他诊脉,朕收到你请假回京的折子后,转念一想就知道谢公打的什么主意,老人家想念你,耍点小心思也正常。”

    “……原来是这样。”谢少虞嘴角微抽,陛下这话说的似乎也有道理。

    只不过……

    霍瑾瑜见谢少虞如玉般的面庞此时有些无奈,随口道:“怎么了?难道和谢公吵架了?”

    “倒也不是。”谢少虞苦笑一声,“如陛下所猜,外公他确实装病,除了想我,还想给将臣的亲事定下来。”

    “……”霍瑾瑜面露同情。

    今年新年怎么回事,怎么催婚这事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

    霍瑾瑜觉得,果然大家还是太闲了,以后逢年过节,还是给几个“危险人物”多托付些事情。

    “谢师侄,若是谢公催得急,朕可以多放你一些假期,明天是元宵佳节,听说会有不少少男少女去逛灯会,谢公一定不会让你待在家里,老实出去逛吧。”霍瑾瑜此时唇边的笑颇为幸灾乐祸。

    自己倒霉和看别人倒霉还是不一样的。

    “陛下……”谢少虞无语地望着他。

    霍瑾瑜笑盈盈道:“有什么事吗?”

    谢少虞长叹一声,躬身揖礼道:“陛下说的有道理。”

    闲聊完后,霍瑾瑜询问起汾州的地方事务,谢少虞也早有准备。

    双方一问一答,等到结束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霍瑾瑜走到侧殿的一个地图上,和其他地图不同,此地图上标注了各地去年的灾害现象。

    “谢师侄,你看看去年七八月,陕西、云南、山东、山西大旱,自秋冬到现在,这些地方也就只下了一两场雨或者雪,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霍瑾瑜单手捏着下巴,眉间微锁。

    谢少虞上前一步,仔细观察,也是眉头皱起。

    俗语言:大旱后必有蝗灾。

    想必陛下担忧的就是这些。

    谢少虞想的没错。

    蝗虫一般繁殖在干燥裸露的土地上,因此大旱之后才会容易发生蝗灾。

    霍瑾瑜想起蝗灾时期铺天盖地、寸草不留的场景,甚至有时候连人畜都无法逃脱,顿时深深叹了一口气。

    但愿是她多想了,也许开春后,这些地方的旱灾就会减缓,恢复风调雨顺。

    谢少虞:“陛下担忧之事确实重要,臣以为应该早做准备。”

    “朕也这么认为,现下做准备还不算太晚,既然你回来,你有什么办法给朕开开眼界。”霍瑾瑜玩笑道。

    谢少虞闻言,也不推辞,古往今来,先贤前辈们总结了许多治蝗法,他总结就行,估计陛下也清楚,但是实际cao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

    霍瑾瑜确实知道,古人对蝗灾的惊恐不亚于水旱灾,对蝗虫也是深恶痛绝,毕竟谁会喜欢一群和你抢东西吃的虫子呢。

    在生产力和科技落后的古代,大家为了保住自己的粮食,可以是已经竭尽全力。

    即使古人不懂什么生物防治,但是也知道对于铺天盖地的蝗虫群来说,天敌就是最能对抗的方式之一,放鸭治蝗的手法至今就有许多人使用,当然也可以养鸡。

    霍瑾瑜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法子,可以让这些干旱地区接壤的地方养殖大量的鸡鸭,若是真的发生了蝗灾,一则可以作为抵御屏障,二则可以帮忙灭蝗。

    当然蝗虫还有许多天敌,比如□□、鸟儿,但是这些人力不能控,在百姓眼里,这些东西就是上天派下来解救他们的,所以地方也形成了一个传统,一有蝗灾就求神仙保佑。

    还有许多人力治蝗的手段,许多时候,求神不如求己,比如火烧法、坑杀法,朝廷会用粮食兑换蝗虫卵。

    至于为什么不是蝗虫,是因为比起蝗虫,蝗虫卵更容易获得,普通百姓工具有限,而且蝗灾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