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第117节 (第2/2页)
子当养女,目前打算给对方攒嫁妆。 对于这事,霍瑾瑜不反对。 当养女没事。当时听到这名养女的来历时,她就担心他家六哥晚节不保,弄出“替身白月光”这种狗血事。 第二则消息让她有些无语。 渭南地方官上报安王谋反了。 霍瑾瑜看到这消息后,整一个问号脸。 安王那资质居然也敢谋反? 他凭什么? 然后地方后面又说,安王的谋反在他们和当地一百多百姓的帮助下平息了,已经将安王还有家眷给囚在王府,请求霍瑾瑜的指示。 霍瑾瑜:…… 如果是一百名特种兵,她觉得解决谋反这事可信点,可是当地府衙一群文弱书生加上一百名百姓,就能将谋反给平了,这到底是谋反?还是闹剧? …… 其实在霍瑾瑜看,这种规模是闹剧,在安王那里,这确实他犹豫了几天下的慎重决定。 他没想到宣王那家伙居然过河拆桥,收了美人后,不仅不手下留情,下手更狠了,带人进府抢了他两个美妾,并且还将其中一个美妾的孩子给打了,他的儿子就这样没了,而且任由手下人到王府打秋风,抢女人,他简直受够了。 所以他宴请了渭南的大小官员,酒过半旬时,要求在场的大小官员、还有将领都随他发动兵变,大家一起造反,在场官员受他的威逼利诱,不得不参与叛乱。 在他以为自己手握五千叛军,掌控了渭南城军政大权,打算拿宣王的人头祭天出气。 可是他没想到,那群官员压根就是做戏。 在他被愤怒的百姓和官员包围时,他手下的那些叛军都只是看着,甚至还故意给百姓递刀子。 等到他见到宣王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宣王的阴谋,不管是提议他造反的幕僚、还是被逼接受的地方官员、将领都在宣王的控制中。 安王不解,他自认没有惹过宣王,就是他爹也和宣王没仇。 宣王则是冷冷一笑,“被几名弱书生带着百名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给平了叛,安王,你真是给我朝藩王长脸啊!” 安王这才明白宣王的意思,这要让他王家成为笑柄。 至于安王的愤怒,宣王压根不在意。 平叛结束后,他亲自奖赏了当天参与平叛的百姓,将被安王侵占的田地尽数归还。 至于安王的下场,宣王不用想知道。 若是陛下仁慈,可能就是赐鸩酒,严重点就是凌迟、五马分尸之类,不管叛乱规模是大是小,毕竟是叛乱,而且是藩王。 …… 霍瑾瑜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无声给宣王竖起了大拇指,下旨命令将安王及其家眷带到京中受审。 这可是她登基后,第一个造反的藩王,就算过程有些儿戏,也是第一个,总要大肆宣扬一下。 宣王处理完渭南的土地兼并侵占事情后,就给霍瑾瑜送信。 信的内容大致是:陛下,我因为事情太多,现在又病的不能起身,您给我派个好帮手吧,我最近八字不好,感觉只有姓“宋”的家伙能纾解我的霉气。 霍瑾瑜:…… 只能将宋致宣进宫,然后将信递给他。 宋致看完后对此无言以对,“陛下,我是您的师兄啊!” 天天叫,不能这般残忍啊! 霍瑾瑜慢吞吞道:“可他是我亲兄!” 宋致:…… 他是欠这对兄弟的吗? 霍瑾瑜见宋致仍然不情不愿的样子,开始给宣王卖惨:“宋师兄,六哥这一生,没了心上人,又残了腿,至今孤身一人,安王的那一招一下子又撕碎了六哥的心,身体的疼痛有可能痊愈,但是旧人的音容笑貌却是他心中永远的伤,他这是在向你求救,你确定要抛下他?” 宋致:…… 他心中也有伤,但是没像宣王这样疯,直接逼一个藩王造反。 “陛下,微臣可以拒绝吗?”宋致无奈道。 霍瑾瑜勾唇一笑,“宋师兄,你觉得呢?” 宋致叹息,后退一步,躬身给霍瑾瑜行了礼,语气带着无可奈何,“微臣遵旨。” 霍瑾瑜扶起他,“宋师兄,我也是没办法,六哥现处于不可控的边缘,有你在身边,朕才放心。今年一个造反的藩王就够了,六哥若是有目标,让他留到明年。” 宋致嘴角抽搐,无奈地点头。 …… 安王叛乱的事情传到其他藩王那里。 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怎么可能?” 一些有能力、有消息通道的人打听清楚事情经过后,默默打了一个寒颤,同时谨记一点“不能对宣王使美人计”,不仅没用,可能会害死自己。 虽说安王无能又昏庸,但是这种死法,前任安王在九泉之下,怕是要气活过来吧。 长公主知道这事后,叹了一口气。 宣王的心结看来还是没解开,不过听说他收了桃夭当养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