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第63节 (第2/3页)
能预定,后面只接受预约购买,并且商行还有其他商品售卖,霍瑾瑜不打算让商行干垄断的生意。 并且所有从景行售出贵重艺术品都会被登记在册,并且有唯一的防伪验证码,今日所售卖的这一波大部分都有独家编码,且一些是孤品。 景行的这场景直接吓到了虢国公府的管家冷伯,他本来受虢国公的命令,来给陛下捧场的,谁知道他就来晚了两刻钟,大厅里的东西都被竞购完了,甚至如果允许的话,那些人还想将玻璃柜给买走。 虢国公见冷伯两手空空回来,诧异道:“没拿够钱吗?” 陛下昨日专门提醒他,让他如果有空余时间,可以去景行买一两件东西,怎么冷伯什么没买就回来了。 冷伯叹气:“都卖光了,听说那群人买东西比买菜还豪爽,伙计和掌柜都惊呆了。” “一个都没有剩下?”虢国公也惊呆了,那他怎么和陛下交代,自己什么都没买到。 冷伯说道:“听那群富商说,他们只打算将其中一部分转卖,还有一部分打算当传家宝。” 这其中许多东西都是皇家官窑出品,做工精致,比玉还细腻通透,传给后人当宝贝,比埋一堆银子强。 虢国公:…… 他算是明白昨日陛下为什么提醒他了。 霍瑾瑜听说东西卖的顺利后,让工坊制作一大批比较粗糙的有色玻璃器具,比如碗、杯子、瓶子……然后又让人设计了一批精致包装盒子,让它显得高大上,打算将这批东西卖到海外。 经过这么些年,东夷岛到福建的航海线路已经趋于稳定。 虽然自从和鞑靼开战以后,南海上的倭寇又多了起来,但是还在宣威司他们的掌控中,沿海这些年也发展起来了不少民间航海商队,大家虽然在国内勾心斗角,但是在外面,可是会同仇敌忾的,也算是一部分剿灭倭寇的力量。 这也是景元帝对海商较为宽容的原因,如果沿海地区都是肆虐的走私商和倭寇,不仅侵扰百姓,于民无利,还收不上税,政策就不得不收紧,有时候路是自己走绝的。 等到收拾完鞑靼,东夷岛倭寇的好日子也就没了,虽然可能对一些倭寇来说,他们的好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第37章 四公主回京后,就一直住在紫禁城,霍瑾瑜赐了她一个宅子做公主府,大概明年就能搬进去。 崔慧妃也有心搬出去和四公主住在一起,霍瑾瑜还在考虑,毕竟崔慧妃是太妃,如果擅自搬出去,会不会被人误会是被她赶出去的,控诉她刻薄寡恩,对太妃不孝。 对于四公主的归来,大家除了一开始关注,到了后面,民间也就没有多少谣言了。 但是在上层,许多达官显贵时刻在关注着四公主的后续,若是她独身一人,大家也就不说什么,可是她现下带回来一个有一半鞑靼血脉的儿子,而且其还拥有了皇姓,上了玉牒,情况那就大不相同,对许多皇子王孙来说,就变成了竞争关系。 现下陛下还给霍永安找了老师,虽说不是什么当世大儒,但是谢少虞的外祖父乃是谢公谢言,而且本人的老师也是素有名望的宋致,宋致又师出曾太傅,怎么看,霍永安要比一般皇子皇孙的前程都要好。 说起霍永安,就不得不说现在教导他的谢少虞,少年英才,行为举止都乃世家公子的典范,再加上他的身世,让京城许多闺中女子趋之若鹜,若不是谢家的门槛太高,本人现下又言明没有成家的意图,怕是门槛都要踏破。 对于这些消息,昭王妃就不怎么舒服。 无论是霍永安、还是谢少虞,与她关系都浅淡,虽说霍永安是四公主的儿子,但是她担心对方将两个孩子带坏,所以甚少让孩子接触霍永安,防止被欺负。 还有谢少虞,昭王妃自从进京和他见过两次面,都不是私下场合,对方态度疏离淡漠,似乎也无意认她这个堂姐。 是啊!他们一个姓苏,一个姓谢,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碍不住看热闹的勋贵夫人用这事难为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