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381节 (第2/3页)
布上的名字。 伍~千~里~ 他屏气凝神,眼睛微眯着,就这样小憩一会儿,画面从树梢处的阴影绕着伍千里旋转,越来越多的人声音出现在画面外,这种轻微而因为人数众多而莎莎的声音,在影厅里十分明显。 画面又转回伍千里脸上,他安静的睡姿外是越来越接近的脚步声和喘息,直到他被一把拉起来: “你是哪里的兵?走散了,衣服也破了,像什么样子!” 影院里齐声惊呼,观众知道角色进入到了过去。 方沂在《情书》里用过类似的手法,把主视角集中在角色本身,通过画外音让观众想象“穿越”这个事情,然后接一句台词代表已经达到新的情景。 尹川和袁律师搭乘同一辆出租车撞到了一块儿,是不是用玻璃的黑边条遮住了外面,接着放下课铃,画面于是进入到学生时期的尹川和律师。 这种镜头直接做特效成本很大,而且会破坏掉沉浸感。 好吧,后一个不是最重要的,主要原因还是花了不必要的钱。 被叫醒的伍千里当然经过了否认的过程,接着他一顿驴头不对马嘴的回答被怀疑是过于紧张的间谍,好在他手心的小布证明了身份,但不幸的是,他继而被认为是逃兵,被扣押和脱光所有衣服,一晚过去后,伍千里的“原部队”连长上门寻人。 能听到这个连长很激动的解释:伍千里被美国飞机震晕了脑袋,可能出现了认知失调,只要给他时间,他能想起来一切,部队不能失去他。 伍千里是久经考验的战士!连长这样说。 来人和扣押伍千里的同志自我介绍,“我叫谈子为。”接着紧张兮兮的看着伍千里,饱含期待,“你该叫我什么?” “谈连长。”伍千里试探着问。 这里不是什么感人情节,整个影厅有人在吃薯片,有人在玩手机。 导演方沂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忽然想起了再301院最后见到老谈的那一次,他情不自禁的红了眼眶。 第600章 我来自未来(一)】 现在要么承认自己是被炸弹炸晕了,认知失调;要么被当成逃兵军法处置挨枪子儿,傻子也知道该怎么办。 何况伍千里知道战争的结果,在1953年的7月27号双方在板门店签订下停战协约,自此一直到他来之前,两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事。 伍千里选择主动融入到连队。 他认识了梅生、平河、余从戎、雷公等人,以及带他进来的老连长谈子为。 这些人性格鲜明,各有特长,而且有迥异于伍千里的思想观念:他们对新生的共和国无比热爱,言谈里尽是‘倘若战争胜利后,将要回国如何建设’,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伍千里羡慕这种对未来的憧憬,一切都还没有发生,好似一张白纸,世界大有作为。 但他们也有沮丧的时候,因为没人知道能否胜利。 伍千里不一样,他知道会赢,他有时候会借着畅想未来的由头,和战友们描述这样那样的场景:世界前二、高楼大厦、新式武器层出不穷,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私人也能拥有汽车,人们为了美观而打扮自己,妇女和老人也能进学堂,六个小时子弹一样的车从魔都到京城…… 战友们总是痴痴的听,被伍千里的狂想震撼住了。连队里有个女卫生员,她有一次听得笑出了眼泪,说:“伍千里同志,你真的是一个乐观的人,你说的简直就像是真的!” 伍千里注意到谈子为也会默默的听,在一开始谈子为不乐意伍千里畅想未来,希望他不要胡思乱想,恐怕会加重伍千里的癔症,后来随着战争越来越残酷,天气越来越冷,谈子为不再制止伍千里的想象。因为就连伤兵也愿意清醒着听,那样的未来像是最高级的镇定剂,当有人觉得痛苦难捱的时候,想想伍千里说的那些胡话,似乎在这个地方猫着也不是什么难捱的事。 他们朝伍千里逗趣:“我痛得受不了了,要不你讲讲未来的事?” “讲讲就讲讲,我能当个科幻作家,我不是胡乱说。” “伍千里,你说的那样真,那我未来能娶老婆,生孩子吗?” “我又不是算命的,我怎么知道。” “哈哈哈!” 不过,谈子为始终和那些战友不一样,谈子为私底下会和伍千里训话,追问他更细节的事情。伍千里有意隐瞒不能明说的大事件,但谈子为还是被伍千里那种充满细节、逻辑严密的设定惊住了,有时候谈子为会掏出笔来记录,而且要反复找伍千里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