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真不会演戏啊 第205节 (第3/3页)
让市场越来越好。它不仅仅是属于我一个人。” 这些代表惊异的看着方沂,不敢想这是二十岁的人说出来的话。 尤其还是一个年少成名的导演。 这些家伙被给到了台阶,马上就热情起来了。台下负责摄影的师傅感觉现在气氛很合适,建议“可以砸冰”。 这时候方沂可不会装模作样的让了,当先猛的一锤,砸碎了一个零。随后把锤子递交给院线经理,让他发给其他人。 知趣的代表们立刻发出欢呼声,在记者的照片里,现场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这种场合也是有采访的,媒体对方沂的“3亿”解读很多,“方导,是不是因为档期的因素,《情书》几乎独占了国庆档档期,其他电影或多说少都提前上映了……所以你在排场上占了很大便宜。” 又道,“如果没那么多排场,《情书》就不会有那么多票房。” 这不废话吗,没有爸哪有儿? “这话谁说的?” “王忠磊。” 还真是不害臊啊,话术太典了。 中心思想大概是: 方沂秒杀对手但难掩颓势。 方沂这会儿没法和媒体聊档期是他开发的,其他人当时不敢冒这个险。只能回答说,“王总应该反问自己,如果《情书》和《通天》各自对换公映时间,结果真的会不一样吗。” 记者又问:“《情书》几乎把国庆七天占全了,七号那一天的排场率飙升到了近50,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排场?而且调整的很快,因为第一天的排场才10多一天。” 方沂叹了声,“这就是点映的作用啊。院线经理心里已经有了高预期,所以一旦正式公映后符合那个预期,就会不客气的增加排片。如果不采用点映,就算第一天成绩好,他们也会怕宣发给打了肾上腺素,要再观察一两天……但是很多片子等不起这两天。” 他在记者茫然的眼神中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语言,试图讲得更白,“相当于把‘观察调整’这个环节提前了。这种方式对于院线来说是好事,对国产电影的总票房也是好事,优化了资源嘛,本来屏幕就很少,还存在资源错配。” 做完这采访,方沂开着车去接刘天仙吃饭。 糖人的蔡益农携带旗下艺人约方沂聊聊事儿,可能也有蹭他热度的意思在。 这会儿《情书》卖的好,大家都说是方沂的朋友,可能跟他有合作,因为这样他们的东西才有人愿意关注。 比方说之前拍《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康红蕾导演,就联系方沂约档期,希望他能去新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客串个角儿。 那电视剧的制片商是苏省卫视开的马甲,而苏省卫视又和方沂的关系极好,几乎他每一部电视剧苏省卫视都会买下来。 央戏之前想搞一个配音节目,因为听说是方沂最开始起的头,苏省卫视还特地派人来打听,为了买版权和湘省卫士差点打起来。 ——这些情不得不还。 接送刘天仙的车是通用的保姆车,经纪人真姐单独又换了一辆低调的260万改装江淮。不过这辆通用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方沂马上要鸟枪换炮。 老张因为《情书》上赚了大钱——不是电影那两千万投资赚了大钱,而是嗖狐在股市上赚了大钱。韭菜们在投资经理的忽悠下,认为老张的公司已经从线上打通到线下,线下打通到地府。 他身价暴涨7亿。 兴奋的张超阳给方沂订了一辆劳斯莱斯。车子要等半年才交付。 在车上,方沂接到了三爷的电话: “什么时候说一下你的点映理论。方沂啊,《爱有来生》那部片子你就提了点映,没有人在乎。我说了,要把他搞痛,搞损失了才会认真来考虑你的意见。” “这确实是一个机会,你如果能把点映推广下去,对你们央戏也是好事,因为你们在行当里的贡献不如京影的多,所以做导演的都很吃亏,我这也不避讳你……学校也是希望你能带头来搞的……你看什么时候有时间?从日本回来吗?” “我知道了,到那时候再决定吧。” “我听说你今天让所有代表上去砸冰的事情了……我感觉你变聪明了……我不是说你以前不聪明啊,你一直是很聪明的,但是没有聪明透,聪明的叫人害怕。是怎么回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