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眠春山 第162节 (第2/3页)
要拿着一口小锅,去炸他的蒙古馃子,还要双手举起问她,“图雅,这个怎么说?” “哇麻,”姜青禾看了眼,随口答道。 乌丹阿妈捧着盛满酥油渣的罐子走过,兴致勃勃问,“这呢这呢?” “阿妈,这是曲拉。” 霍尔查也拿着皮子跑来问,兴冲冲地问,“图雅,这是什么?” 姜青禾指指他,大笑着说:“你嘛,你是业什匠。” 业什匠是光棍汉的意思,霍尔查胀红了脸,他嚷道:“啊啊,坏图雅!” 他在笑声里用蹩脚的方言骂她,“你不要由嘴胡拉,你这样是编舌猴,会叫额,伤脸墩沟子的!” 姜青禾震惊,姜青禾大喊,“都兰,你都教了啥!你给我过来,我绝对不打你。” 都兰抱着头在屋子乱蹿,她边跑边哈哈大笑,“他自个学的,额可没教。” 屋里充斥着欢笑声,还有霍尔查的愤愤不平,“图雅,你要给额说媒阿!” 姜青禾摊手,表示她办不到啊。 不过出乎她意料的是,沉寂许久没有办过婚嫁喜事的春山湾,在今年入冬时,喜事接二连三出现。 按湾里人的说法,日子好过后,也不勒裤腰,该大办几场,一起沾沾喜事,热闹热闹。 第132章 一同高兴 关于春山湾有多久没有大办过婚事, 收拾菜蔬的赵大娘说:“哈?俺嫁到这里四十来年,哪办过啥,连个红头囍字也没见过一个。” “你说这事啊,”枣花婶凑过来一起嘀咕, “办啥呐, 俺们以前就是驴子牵了人走来, 抄花子过年,瞎凑合,卷了床铺盖过日子呗。” “眼下算是酵头儿压巴罗——发起来了。” 这句话得到了在场大家的一致赞同。 毕竟之前春山湾还真没咋办过喜事,兜里穷得连钱也没有,请人吃饭还要费油费盐的, 自然就悄摸地过了礼,过了日子再往外头宣扬。就连之前请姜青禾在婚前陪同讲理的, 那也是外嫁出去, 没在湾里办过席。 而这一次办起喜事的, 是外出收粮的二牛, 他娶了下湾村一户人家的女儿。 二牛请了之前走村办亲事的这伙人, 来给他cao办婚宴,还特地拿着用红纸包好的喜糖, 过来谢姜青禾。 他笑容很憨气, 说话却朴实, “俺能成家, 还得多亏姐你拉拔俺。” “这不都你自己风里来水里去, 旱路一条条走出来的,”姜青禾可担不起这声谢。 二牛说得认真, “话是这个理,可要不是姐你跟东家说, 叫俺进他的六陈铺待上一段日子,俺哪能琢磨的清里头收粮的门道。” 他能在外头收粮,把这份活计扛起来,也是在六陈铺待了段日子,学了点本事后才有点门路的。 粮铺镇上人又管它叫六陈铺子,在粮食这行当打转的人,没有不熟这六陈的,也就是小麦、大麦、谷子、大豆、小豆、芝麻。 这行当里头有句话,叫做市场兴衰,六陈主宰,六陈当中,在这地又以小麦为主。 在进六陈铺子之前,二牛还以为拉着驴车,卷着麻袋,背上升斗,到处转村收粮食就成。 但哪是这么容易的,收粮要看农时,小麦刚长好那时候价格一定是最高的,铺子和粮行都不收,压着等价格到最低才收。 下乡收粮就得赶着这时候才成,夏秋粮食多,粮价就低,冬春买粮的人多,粮价就涨。 二牛还跟姜青禾说:“俺在六陈铺子待了,他们那有些坑人的手段都不稀得说。他们那斗分店斗和门斗,店斗实则一斗一升,门斗九升。” “那收粮时叫啥,跑马趟子靠山斛,收九进十一,亏心得要死,俺是学了点看粮的本事,可也真待不下去。” 姜青禾听的脑瓜子嗡嗡,就知道这群商人jian得要命,她叹口气,估摸着下一年收粮又得转换人买卖了。 二牛愤愤地说完,看到自己手上提的喜糖,转脸又堆上了笑,“明儿俺的好日子,姐你记得来哈,叫上俺姐夫,还有那啥,叫蔓蔓明儿个给俺媳妇当压轿娃成不?” “啥,这里压轿娃不是得男娃,”姜青禾有点惊讶,在这个劳动力稀缺的朝代里,人们当然也更爱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