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眠春山 第118节 (第2/3页)
唱着故乡荒芜,路途遥远,可是,他们回不了故乡。 在这个阳光炽盛的午后,牧民用他们蒙古史诗里的歌谣来回答姜青禾。 那个在他们心里,名为宝木巴的幸福之地的幻想。 他们和着微风轻轻唱: 没有衰败,没有死亡。 没有孤寡,人丁兴旺, 儿孙满堂。没有贫穷, 粮食堆满田野,牛羊布满山岗。 没有酷暑,没有严寒, 夏天象秋天一样清爽, 冬天象春天一样温暖, 风习习,雨纷纷, 百花烂漫,百草芬芳。 牧民们想,他们可以试试安稳的日子,他们会匍匐在地母的身上,祈求她的原谅。 愿后辈能繁荣。 第94章 阳关道 游牧并非不好, 羊群对草苗的践踏使得草越长越好,落下的粪肥滋养着土壤,四季轮转让草原上的草得以生息发芽,常年茂盛。 蒙语中有这样一句话, 被牲畜采食过的土丘还会绿起来, 牲畜的白骨不会白扔到那里。 而定牧的害处也很明显, 羊群长期圈养在一个地方,羊蹄的频繁践踏,草渐渐不再冒芽。牛羊粪的长期堆积,除了让周围的草枯萎以外,可能会滋生传染病。 可是不管姜青禾, 又或是在场的牧民,他们很明白, 游牧再好, 都带不来繁荣和安稳。 不过几十年的游牧转场生活, 并非一时能够改变的。可只要大伙想着要转变, 姜青禾就有时间慢慢改变。 趁着羊把式睡觉的功夫, 姜青禾向牧民吐露了自己这些日子的想法,绝非突然冒出来的, 她琢磨了好些时候。 “我知道再过一两个月, 你们得转冬窝子了。但我前面也说, 好些老人撑不到转过去, 所以现在能不能有谁去找一个新的冬窝子。” “最好离眼下的蒙古包不要太远, 在贺旗山边上,我记得那里有一条从山顶引下来的渠。” 乌斯荣贵大叔指指自己, “额跟乌尤还有诺民去找。” “还有额,”齐纳尔跳起来, 他不甘被落下。 其他牧民们没说话,虽然他们也舍不得住了好些年的冬窝子。 但往返那的路途实在遥远,这些年没碰上天灾倒也安稳。可要是路上遇到白灾,全部人都得折在路上,他们便生不出反驳的心思,只能默默赞同。 这件事被揽着做了后,姜青禾有条不紊地接着说:“还有就是地的问题,你们之前借荒,田税是别人交的。如果要是自己开垦荒地,得让衙门的小吏来量后,上了册才能确定这是你们的田地,旁人无法侵占,但得交田税。” “不过眼下要紧赶着去找田地开荒,又得cao持羊上膘,冬窝子找完要做屋,还得打秋草,实在是来不及了些,所以我给你们想了个法子,你们听一听。” 图布新大声地说:“图雅你只管叫额们做就是了,额信你。” “额们都信你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们的语气坚定,脸上没有任何的质疑。 那股被信任的感觉萦绕着姜青禾,让她说话更有底气,“今年开荒是来不及了,但我们湾里有很多休整地,今年空着不种东西的。我可以问他们借来,只需要付点地里出来的粮食就成。” “拿到田种什么,不种麦子苞谷,种胡萝卜和白萝卜,眼下虽然过了初伏,不是萝卜最适合种植的时候。 可要是给牲畜当过冬粮,那是没问题的。还有白菜眼下可以种了,它长得快,多种些,除了鲜吃,到时候我教你们做干菜。” 姜青禾盘算过了,只要肥料施得好,地里勤除草,萝卜也可以紧着两个月长得差不离,人要吃的话可以到湾里再换些,大白菜眼下种完全没问题,它蹿得快。 “我晓得大家没种过萝卜,更担心的是羊能不能吃,”姜青禾对此知道得很清楚,“能吃的,不管是白萝卜还是胡萝卜,都得剁碎了喂,冬天上锅混着草料煮给羊吃,这些到时候我会跟大家说。” 姜青禾曾经在养家里唯一那头羊时,问了土长又问过湾里其他养羊的把式,土长的羊都关在羊圈里,偶尔放牧,基本都靠吃蔬菜和干草。 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