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春山_眠春山 第11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眠春山 第114节 (第3/3页)

便叫大人给瞧上了。兜里有了几个子后,十个钱做身衣裳,想着一两日能赚回来,也舍得花费了。

    往前夏日里娃灰黑满身,如今出来爬的胖娃娃挂了红肚兜,女娃男娃也渐渐脱了灰布衣裳,穿红穿黄的。只大人还要做活,怕脏了衣裳,倒是做了一身,等着冬闲时穿嘞。

    除了她,西头陈家三小子脑子也灵光,从姜青禾那铺子拿了货,姜青禾还给他买了些针头线脑,糖油等货。他便时常跟着办喜事的走村,他们在那吹吹打打,他就挑个前后的小担,四处吆喝,一日也能有个四五十个钱的进账,更多时百来个钱嘞。

    眼下也有村里人肯往镇上去了,带着自家做的些许东西拿过去卖,便有人家拿出自家的羊皮筏子,一趟收一个钱,载着大伙去镇上。

    走村办喜事的每天早出晚归,一回来湾里更热闹了,跟着一道学吹唢呐、打大鼓的、敲镲子的,乒乒乓乓。

    而且在社学彻底不办了,周先生也没有学生后,倒是又有几家拉着十来岁的娃过来,拿了束脩,叫周先生带着认几个字,算算账。

    往常是觉得学几个字能有啥出息,又考不上镇学,功名更是说梦话。可眼瞅着小鱼会识字又能算账,跟着一道出去,这钱赚到了,嘴巴活络起来,人也板正了,晌午顿顿吃带油水的饭食,不过小半个月,那身子比田里的稗子蹿得都要快。

    她们自个儿琢磨,想要体面又挣到钱,还是得识得两个字,这算账也要手拿把掐,不说日后跟着一道走村办事,便是往镇上铺子里谋个账房,那也极好了。

    如此自有好几家叫周先生好好教导番,以往人最多时也只收了八个,眼下陆陆续续有十个男娃女娃来识字了。

    土长说先白天在学堂里教着,过阵在后头砌个新的,新做桌子和椅子,往后保不准还有人想叫娃也跟着识字。

    土长瞧着远处堆叠的木材,难得生出了踏实。

    而姜青禾又何尝不是,当时嘴上说的,也逐步实现。

    在童学动土后,姜青禾托了师姨看一天铺子,徐祯也留一天空出来,两人带着蔓蔓去镇上好好玩会儿。

    蔓蔓到现在对镇上的最深的印象,只有红灯笼房间,她睡在里面,以及坐在门槛上歪着脑袋看路边来来往往的人。只是有时她叫婆婆和姨姨时,她们也不会摸她头,更不会冲她笑,蔓蔓更不爱去了。

    说要去镇上玩,蔓蔓脚蹬着地,手紧紧拽着徐祯,她喊:“不去铺子。”

    徐祯抱起她,拍拍她的背,“不去铺子,我们去镇上玩。”

    她趴在徐祯的背上,眼睛滴溜溜地转,“玩什么?”

    “去庙会上玩,”姜青禾好好跟她解释了什么是庙会,蔓蔓才点点头。

    八月初三到初八期间,镇里人会在雷公庙里举办庙会,这还是师姨跟她透露的,说比市集要热闹多了,而且还在乌水江畔不远,顺流而下就能到。

    刚过半路,宽阔的河道一侧全栓满了羊皮筏子,形成一座浮桥,可供人通行。

    徐祯先下去,伸手拉过姜青禾,两人牵起蔓蔓的手,让她踩稳。

    蔓蔓头一次走在这样的桥上,脚想蹦,可她努力克制着,最后临近走到岸边她没忍住,在羊皮筏子上蹦了蹦,筏子弹了她一下,她跑到岸上大笑。

    一家三口躲进树荫里,四面八方全是涌动的人潮,庙会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瓜,大西瓜嘞——”

    “醉瓜,醉瓜来一块,有酒香气的醉瓜喽—”

    “枣儿水,枣儿水!”

    ……

    蔓蔓很喜欢热闹,哪怕眼下伏天正是热气正盛时,还想扔了草帽往人堆里钻。

    她被徐祯抱起来,姜青禾给两人扇扇子,蔓蔓好兴奋地说:“想要那个!”

    原来是一个挂满了五彩面具的摊子,前后围了不少带面具的男娃,还时不时扯下面具伸舌头做个鬼脸。

    徐祯带着她去买,摊主摇着扇子乐呵呵道:“娃要哪个漫脸子阿?”

    蔓蔓眼神亮晶晶的,她有好多喜欢的,红红的她喜欢,花花绿绿的也喜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