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眠春山 第113节 (第3/3页)
几样她还算个样子,一天给她两百个钱就成,别给多了,她眼下不在家,等她过两天回来俺叫她上你那去。” 姜青禾跟她说好,被赵大娘拉过去教她们炒菜,后头又有五个婶子找上门,说咋熬大麦茶和酸梅汤。 如此终于折腾到天色将晚时,她洗了脸出来,路上基本都是搬着凳子往学堂外走的,娃三三两两蹦着往前走。 有的女娃扎了红头绳,手里捧着一碗凉粉,神情凝重,眼睛往地上瞟,又时不时抬头看路,生怕不小心打翻了。 连几个男娃手牵手在她旁边蹦来蹦去,嬉嬉闹闹也没理。 姜青禾觉得挺有意思,一转眼又看见个少年一手端着一碗浆水面,他弟弟蹦起来说:“俺等会儿吃第一口哈。” 她闻言笑了笑,随手接过旁边大娘递来还热腾腾的菜饼,咬了一大口,难得掺了点油。 一路上有人给她递吃的,姜青禾也笑着接过,等到了学堂那儿,草台戏的架子已经搭了起来。 几个大木头墩子,上头盖一层木板,铺几张大炕席,后头支几根竿子,挂一块早就污渍斑斑的蓝布做底布,最前头栓上两个红灯笼便完事了。 草台戏简陋,它在乡镇村民眼里可不简陋,要是哪个村请了唱戏的,热闹得一塌糊涂,那人山人海不是说玩笑话的。 有的人家把连瘫在床上不能动弹的老人都给搬过来,就能知道这戏在他们心里的重要性。 大人还矜持点,时不时往幕布后面瞟那换了戏服的,一群娃完全控制不了,上蹿下跳。爬戏台上去的有,跑着去问人家唱戏的,咋瞧都瞧不够,瞧到了还要手拉手疯跑出来大笑。 他们在闹,徐祯则牵着蔓蔓过来,蔓蔓手里还端了一碗鱼儿粉,头大尾巴尖,像是条鱼儿在游。 她没走到,还隔一段路就开始喊,“娘,给你带了粉呦。” 姜青禾忙双手接过,问她,“晌午跟你爹在镇上吃了啥?” “吃了,吃了,”蔓蔓重复几遍,她最后摇头,“我忘了,问爹。” “非吵着要吃点心铺的酥饼,给她买了块,后头吃了碗酿皮子,吃完就闹着要睡,姚叔还来过一趟,瞅了瞅又走了。” 徐祯放在板凳坐在姜青禾边上,事无巨细地交代清楚,他不是个能守铺子做生意的人,一天下来把他折腾得够呛。 姜青禾也夸他,夸完吃鱼儿粉,加了芹菜沫、辣子和醋汁,酸酸辣辣又弹牙。 蔓蔓坐下没多久,她腾地站起来,指着不远处说:“我去找小草jiejie和二妞子jiejie玩。” 她揣了一兜的糖,怕糖掉出来,一边用手捂着,一边避开人群侧身往前跑。 像是快乐的小鸟。 大伙等着戏开场,没成想先等来了土长,她运来了一车的沙地西瓜,她吆喝,“拿刀来,今儿个有戏看,俺请你们吃块瓜!” 众人欢呼,有刀去找刀,没去的拍拍这稀罕货,嘴巴真的得咧到耳后根去了。 今天是啥好日子,有一兜钱拿,有戏看,又有瓜吃,再也想不出比这样好的日子了。 尤其当他们吃着脆生生红润润的西瓜,听着台上咿咿呀呀的唱戏声,眼神不错地盯着那一甩袖,一扭头,还能和上几句秦腔时,只觉得夏夜里扰人的蠓子都没那么烦了。 哪怕到后头夜里模糊不清,可照样津津有味地看完了,回去时还咿咿呀呀唱着,梦里都是这几出戏。 可生活只有一晚的戏,一夜过去照样得上工得干活。 鸡叫第一声,老陈头家里的窗户已经透出点点灯光,石磨吱吱呀呀转动,烧灶的,推磨的全都忙了起来。 他旁边人家的灶台也烧了起来,呼呼炒着大麦,另有口锅熬上了酸梅汤。 赶车的老把式几个聚在一起抽了旱烟,身上热乎劲起来。拍醒牲畜喂了草料,牵着走一圈,瞅瞅脚掌磨得厉不厉害,要不要新钉个铁掌。 赵大娘则清点篮子里的菜蔬,宋大花小心翼翼往车上搬碗筷,还得再数一遍要带的东西带齐全了没。 小鱼则跟着周先生又打了几遍账,拿了册子,又带了笔和墨拴在身上,吃了一碗赵观梅煮的糖水鸡蛋才出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