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眠春山 第106节 (第3/3页)
衣裳,蒙古包的新旧咋样,这一眼的功夫,你就能知道他们过得咋样。穿的破,收东西别给钱,给钱他们也不花,你拿粮食、挂面、糖块甚至锅铲啥的换,他们指定很乐意,下回还眼巴巴留着东西要等你来。” “穿得挺好,大部落的,给钱给砖茶,最好有翠的布匹、珠链、以及银碗,木包一层银的那种,他们才乐意跟你换。” 姚三点到为止,这种东西他说得详细也无妨,压根不怕姜青禾抢饭碗,而且这一眼的功夫可得练上好些年。 “还得看蒙古包里有啥,这就得问,问了之后记住,别问了就当耳旁风。记住后得想,这俺能卖不,有出路不,有谁能要,要了之后兜底能兜住不?想完就得学,学了要做,不做拉倒,别赚这份钱。” “俺说的是草场,你们这湾里难一些,可赚头也多,地多山野货物多,哪些不能往出卖。” 姜青禾记完,赶紧抓住机会问,“那这些东西做好了,都去摆摊兜卖,还是说走街串巷更适合一些。” “娘嘞,你当你做歇家,还是做出拨子阿,”姚三数落完她,也别扭夸了她一嘴,“你看,你这不就记了,不晓得出拨子是啥吧。 歇家在俺们这叫坐商,啥叫坐商,你有店铺有屋舍的。出拨子叫行商,哪都蹿的,靠走的,他们收了东西用骡马载了四处买卖的,有些也卖给歇家店铺里。” “你接着记,这歇家除了办客栈给行客居住,包办客商的买卖,以及做蒙藏通译等等外。另有的就是开个铺面,最多的是卖蒙藏两部落的东西,这种俺们称歇店。” 姚三给了最为中肯的建议,“别窝在这山洼子里头了,你得到镇上去。在这你都赚不到啥钱,那这地的其他人,也就这样过过日子算了。” “得你先赚到钱了,其他人才能从你的路子拿到几个钱。虽然俺话丑可理端,要是你是个瘸子,俺就不说了,为啥,瘸子是走不远的!” 他不是讥讽瘸子,而是借用这句俗语来表示,没能力的人是没法干好大事的。可他看人准得很,姜青禾是个挺有本事的人,只是没用到正道上。 听她往前干的那些事,他都不想提,白白糟蹋了机会。 姚三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你往镇上去,在关口道路开客栈窝铺你做不到的,可开家歇店,你总有搞头。” “到时候闲暇时卖货,到了大市小市的日子,雇人给你去摆摊卖,总比你现在这撕肠勾肚、窟窿天窗的好。” “也别跟俺说没银子,租间铺子半年起租,地段好的要个五六两,等赚到钱再说,那你啥时候能赚到?这个农闲季过去了,下个农忙又没时间,等进了冬闲再赚去开铺子,那你真是一步晚步步晚,别当这个歇家算了。” 姚三惯常会用激将,“打野也得秕谷子撒,饿死胆小的,胀死胆大的,你不舍得出这笔钱,想着稳妥稳妥,你要是一个人还可以稳妥,可你背后是一个人不?” “你出了湾里,认识的人海了去,你才得逮着机会,不管给染坊拉生意还是说旁的,路子宽了,能办的事才多。” 爹娘嘞,这小半天可把这几个月的话都说完了,姚三又干了一大碗水,才算解了渴。 姜青禾是真的,彻彻底底将他的话听了进去。 她之前犹犹豫豫,一直不敢迈出大步,剥去谨小慎微的外壳,其实她就是瞻前顾后,怕这怕那。 怕亏了别人的东西,怕钱没赚到,怕承担难以承受的责任。 其实她很不安。 可想外走,去试试的想法,犹如地里蓬勃待发的草苗般,急欲想冲破束缚住它的土层,往上冒头,热烈地开一场。 哪怕知道外面并非一直风平浪静,只要探出头,有晴朗的日头,也有急促的暴雨,会迎来微风,也会有虫子啃噬茎脉。 可难道因为害怕就拒绝盛开,因为不安就盘缩在温暖的土壤里,没有往上露头的勇气。 可是短短的一生里,总要见一见大地。 姜青禾紧紧握着笔,她盘算着自己仅有的二三两银子,在想外走还是稳妥中停留。 姚三起身,往外走,“去瞧瞧你说的染坊,与其想东想西,不如你先想一想,要是你真的开家店,你要卖些啥?” 姜青禾甩开那些纷杂不安的思绪,她推开凳子急忙起身,午后的这片土地很安静,没有喧闹声,大伙都去了湾里帮忙弄六月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