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眠春山 第85节 (第1/2页)
拿出一粒,踮着脚高抬手要往姜青禾嘴边塞,她神情很认真,“娘,给你吃,吃了就不苦了。” 姜青禾接过,蔓蔓又仰头瞧她,眼巴巴地问,“我能吃吗?” “我吃完就去喝水,”蔓蔓做了动作,她模仿拿起杯子喝口水,鼓起脸颊再哗啦啦往外吐水。 “吃吧,大馋丫头,只能吃一颗,”姜青禾盯着她拿了一颗后塞回去,才往里走,边走边说,“老徐阿,一起过来拿点柴火去点塔儿。” “请叫我小徐,”徐祯从灶房里走出来,拿着柴筐说。 “下回叫你木木,成吗,”姜青禾立即用气声回答。 徐祯连忙捂住她的嘴,转头看后面的蔓蔓,他小声说:“老徐啥徐都成。” 可别叫那小祖宗听见。 蔓蔓还真没听见,她含着糖跳着过来问,“要去点啥?我也要去。” “不会忘了带你去的,走,先去捡柴。” 拿了柴后,又碰上虎妮和小草,还在宋大花那等了她一会儿。一伙人走在去往清水河边的路上,家家升起炊烟,倦鸟归巢。 姜青禾只挑了一筐干木柴,宋大花是拿了不少晒干的树干,只有虎妮,她扛了一根大腿粗的木头。 一出场把大伙都惊住了。 宋大花难得有失语的时候,以她的口舌想来不应该,可她搜肠刮肚都找不到合适的词。 “四婆没骂你?”姜青禾瞅着那老沉的木头,实在难以理解。 虎妮往上抬了抬那根木头,她还没开口,小草就说:“奶要打娘,娘扛着木头就溜了,奶没打上。” 蔓蔓偷笑。 “俺娘哪天见了俺手不痒的,这木头多好啊,”虎妮吹嘘。 姜青禾问,“啥好?” 不就是块硬杂木。 “耐烧啊!” 宋大花嗤笑,“烧得起来才怪嘞。” “滚犊子,劈几半还烧不起来。” 几个拌着嘴,等走到清水河边,一堆碎石子上搭了不少火架子,都是用柴堆起来的。 五月四日点塔儿这并没有啥讲究,就是点了驱虫,大伙围在一起热闹热闹,带啥柴来都无所谓。 可见了虎妮那一根木头,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走过来大笑,“这好,给立在中间,堆个大高塔。” 虎妮将木头放手给了他们,头往宋大花那瞟去,嘚瑟得不行。 几个小娃都去看他们叠高塔,等柴一点点堆上去,比蔓蔓人还高时,她哇了声。 当然她哇早了,等夜幕降临的时候,天黑黢黢,人头攒动,有人喊点火。 火石子跟火镰呲嚓作响,瞬间火燎起了枯草,唰的四周燃起一片火光。 小娃又蹦又跳,远远围着火绕圈,有几个高个子的孩子塞了草人在火里,还半燃的时候拿出来,高举着跑在河岸边。 叫那幽深的河水也泛起黄色的微光。 蔓蔓半点不觉得热,她跟小草还有二妞子牵着手,绕着一个个点起的高塔跑。虎子跟男娃一道,他们还要抓癞呱子扔进火里玩。 一群大人才不跟小娃一样,只嘱咐了不要离火太近,自己找了河滩边坐下来。然后掏出带保存得当的芋头、红薯、土豆,塞进火堆里。到时候扒拉出来,扒开一个烤到熟透的红薯还是洋芋,吹河风吃一口,美哉。 甚至还有人带了口大锅,大家一起帮忙垒了石头,塞了柴火烧一锅杂烩汤,啥都往里头搁,山野菜、洋芋、粉条子必定少不了。 等咕嘟嘟冒起泡后,还招呼道:“烧好了,都来吃啊?” 人一到那傻了眼,“用啥吃?” 也没有碗没筷子。 “诺,”边上人就笑嘻嘻递过来一张芦苇叶,再指指河边的柳树,“你去掰两段柳枝做筷子,这不碗筷都齐全了。” 叫人真是哭笑不得,可馋这一口的,都老实去折了柳枝,捞起粉条子放在芦苇叶上,胡噜胡噜吃得也很起劲。 姜青禾没去吃,她跟徐祯两人沿着河边走了圈,回来后大伙已经唱起了花儿。 也没谁起头,各唱各的。 “荷包里包上些菘布香,五端阳,酩醯里淹上些雄黄。” 另一道低沉的嗓音唱,“五月五的花绳绳,十五我缠你到如今。” “五月端午打杨柳,把怜儿如比雄黄酒。” 这会儿唱的都挺对味,刚好明日端午,可也不晓得是谁带歪了,唱的那叫个鬼哭狼嚎。 跳着闹着,还抽火把子挥了段,可叫大伙笑得喘不上来气。 蔓蔓也彻底玩疯了,跟她们一起捡了树杈子,伸进火堆里等它点起来,然后转着圈挥。 一直挥一直笑,坐在河滩上,一口气喝了一大水壶水,满头是汗还要再玩。 要回去时姜青禾一摸她衣裳,背都浸透了。 洗了澡换了衣裳,蔓蔓爬上床呼呼大睡,梦里她找厕所,找了半天没找到,然后憋不住啦。 半夜姜青禾被惊醒,她披散着头发,“这小崽子,就不该让她玩火。” 徐祯轻轻地说:“小孩子尿个床多正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