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_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11节 (第2/2页)

……

    这份答卷,关麟写的只有寥寥三段,寥寥数语。

    刘备与诸葛亮起初看时也是漫不经心……

    可随着,深入的去看,深入的去想,深入的去讨论……

    他们渐渐地发现,这个答案的精妙绝伦。

    然后,刘备与诸葛亮两人围绕着“成立商务署”、“商贾地位抬升”、“充实府库”这个话题的可行性,讨论了整整一夜。

    而关麟所有的心路历程,悉数想到。

    直到晨曦微明,直到公鸡打鸣……

    刘备方才豁然起身,他像是彻底想通了,他一拍桌案,沉吟道:“好一个关云旗,好一个‘民富国强’,好一个商务署,好一个用抬高商贾地位的方式,换取商贾的支持与府库的充盈,此关云旗神了呀!”

    “是啊……”

    诸葛亮也缓缓起身,一夜的讨论让他没有半点疲态。

    此时此刻,他浑身宛若被热浪包裹,心情激荡。

    “我此前只想到过《蜀律》严刑峻法约束益州百姓,却从未想过,这些商贾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也可以制定对应的规则。云旗提到的这个‘商务署’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云旗提到的以商贾地位的抬升,换取商业的重税也容易让这些商贾接受。”

    刘备深深的看着这封答卷,仿佛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带给他深深的感悟。

    他顿了顿,语气中渐渐地多出一份欣赏。

    “此子眼界之广,格局之大让人佩服,《道德经》有言‘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既要取商贾之财富,先给与其一定的地位,这是合则两利!”

    “这也是最简易、最便捷的充盈府库的方式,何况……如若真的能将商贾悉数纳入‘商务署’管辖,那蜀中岂还会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之事?云旗此条建议,乃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欣赏……

    刘备何止是欣赏这一条提议,更是欣赏关麟关云旗这个侄子啊。

    说起来,刘备与诸葛亮都不是庸才,能在这个世道立足,他们都是极其聪明、睿智之人。

    他们想不到这个,是基于他们根本不会往这边去想。

    凡事就怕去琢磨。

    基于关麟的答案,刘备与诸葛亮越是琢磨,越是觉得不可思议,宛若商贾地位的抬升,一下子就为他们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子。

    其实,在后世,商人的地位本就不低。

    甚至在这个物欲横流,那一切朝“钱”看的时代,商人的社会地位简直高到不可思议。

    而与地位对应的是他们大量的纳税……

    俨然,只要人家税交的多,地位就是高,什么头衔都可以给!

    谁又会闲得蛋疼限制人家的衣食住行呢?

    保不齐,社会还会给予各种关照。

    故而,关麟会想到“商人”,想到“商业税”,想到商业局……啊不,是商业署。

    但……

    在古代,究是才智如诸葛孔明,在那套“士、农、工、商”,阶级地位严格的观念体系下,他也很难去往这个方向想。

    更不可能想到,有朝一日,商人的地位会大幅抬升,且这种提升能够最切实的帮助到他们。

    说起来也奇怪……

    蜀中商贾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乃至于府库无粮。

    这两个困扰着刘备、诸葛亮许久的难题。

    竟在这一刻……因为关麟的一封答卷,因为商务署,因为商贾地位的抬升,一下子迎刃而解。

    虽有悖于传统……

    但非常之时,当行此非常之事!

    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均是觉得可行,能行!

    刘备的话还在继续。

    俨然……他的心情无比悸动,他一边踱步,一边深刻的感慨道:

    “此前,我左将军府西曹掾刘巴,曾向我提议,铸直百钱,平诸物价,并让官吏设立官市,府库空虚难题就可迎刃而解……此事,我辗转反侧,思虑再三……始终觉得此为欺诈尔,是为欺骗蜀中民众尔!”

    “或许短时间能助府库钱粮充盈,可长此以往……势必伤害民心,孔明啊,我立足于世靠的是什么,你最是清楚;因为庞统的‘邪’和法正的‘诡’,我以不道义的方式入主巴蜀,抢夺刘璋之疆土,已觉愧对于宗室……我近来屡屡思索,邪与诡固不可或缺,然强权始终服不了人,只有人主的贤与有德,才能让人信服与遵从啊。”

    言及此处,刘备指着关麟的答卷,语调愈发沉重。

    “从这点儿上看,我要感谢云旗,他没有让我在诡与邪的路上越陷越深,他让我悬崖勒马,让我能平衡这份正义,这份仁德,与这份邪、诡之间的关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