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65节 (第1/2页)
能让诸葛亮看重,特地留下辅佐关羽镇守荆州,推行“隆中对”荆州一隅的计划。 马良何止是贤才,更拥有着可怕的大局观与洞察力。 需知…… 历史上“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马良恰恰被调往益州叙职。 倘若他那时在荆州,或许……依旧无法改变最终的败局。 但一定,能最大程度的弥补损失。 或许,就不会酿成败走麦城,关公殒命的悲剧。 再说此刻,诚如糜芳、王甫之流,在听到关麟那句——“贼将文聘……势必将出奇兵,夜袭伏虎山,焚烧战船”后…… 他俩是无动于衷的。 他俩根本就无法想象……文聘怎么可能去奇袭伏虎山? 可当这番话传入马良的耳畔,他一下子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诚然,关羽是布下三处军寨,引蛇出洞…… 文聘这条蛇,已经被逼到绝境,他也一定会出动。 但……倘若他进攻的不是三处军寨,而是战船呢?他的目的是焚毁这些战船呢? 正因为枯水期,战船无用,所以关公才会疏忽了战船的防护,这是关公布下的这“引蛇出洞”棋局的唯一一个弱点与突破口。 而倘若……这些战船被焚烧,那对于关公,对于北伐的影响,绝不止于这一次战役。 这种时候,考虑到云旗此前的预判。 他的提醒,宁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呼……呼……” 长长的两声喘气,马良又一次展示出了他的眼界与临机决断的魄力。 “王甫将军手上还有多少兵?” 这……王甫没料到马良会这么问他,他琢磨了一下,“有两千,可这却是驻守江陵的守军了,不能擅动。” “顾不了那么多了。”马良当即吩咐:“王甫将军,有劳你带着两千兵,即刻赶往伏虎山,护住那两百余战船。” 啊…… 王甫更懵了,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明确拒绝道:“关公下过命令,若无他的调令,不许我出江陵城一步,何况……如今枯水期,战船无用……如何能舍江陵城而守战船呢?” ——“诶呀……” 马良意识到,王甫的性子,唯关公之命是从。 解释是徒劳的! 可……如今这种时候,间不容发、迫在眉睫,哪有时间再等关公的调令啊? 偏偏…… 除了王甫这两千兵之外,还有……还有谁有兵啊! 马良疑窦之际,他的眼芒突然就扫到了糜芳身上。 他惊喜的意识到——糜芳有私兵,有部曲! 要知道…… 荆州除了关家军三万兵外,糜芳还有七千多部曲,给了关麟一千……如今依旧尚有六千余! 这六千余够了……够了! 当即,马良望向糜芳。 糜芳似乎意识到了他要说什么,连连摆手,“季常啊,我觉得……王甫将军说的对啊,如今是枯水期,战船就没啥用?哪有舍江陵城而守战船的道理啊?这不是南辕北辙嘛?” 听到糜芳的话,马良哭出来的心都有了。 ——『你还南辕北辙呢?』 ——『就是因为关公也这么想了,所以……这才是巨大的破绽哪!若非四公子云旗,就连我……连我也要被蒙在鼓里了!』 心中这么想,马良琢磨着如何忽悠…… 不,这不是忽悠,是如何劝这个“嗜钱如命”的糜芳糜太守出兵? 等等…… 忽然间,马良意识到了什么。 ——筑新城…… 没错,糜芳一直争取的是筑新城! 是新城中关麟那小子的利益! 马良宛若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他连忙道:“子方,一些话现在我来不及解释,我就这么说吧,若你听我的,带着你的部曲赶赴伏虎山,守住这批战船……” “我马良向你保证,两座新城……云旗公子占七成土地之事,我马良再不质疑,全力全盘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