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93节 (第2/2页)
说,这事儿跟人家孙仲谋也没关系呀。 源头,还是他们赌坊自己的赔率问题。 也是他们贪心了的问题。 可…… 看父亲这副模样,糜阳觉得,父亲也需要有地方去宣泄。 索性,糜阳闭上嘴巴,就让这孙仲谋成为父亲宣泄的对象好了,父亲能消消气就好! 话说回来,这孙仲谋,也是该啊…… 糜阳是学数学的,十万与几百,放到《九章算术》的任何一章,“衰分”、“少广”、“商功”,这个数量,都该是压倒性的胜利。 ——输的概率,太低了! 也太不可思议了! 轰…… 就在这时,糜芳豁然起身,一扫那“一夜”奋战的精神萎靡,他扔下一卷竹简。 怒气冲冲的就往外走。 “父亲去哪?”糜阳连忙问道。 “这次,我糜家虽认栽了,可……”糜芳脚步一顿,言辞冷冽,“我糜家也不能任人宰割,他孙仲谋不是败了么?” “好,为父这就去向关公请命,为父要做先锋,带咱们家的部曲,荡平那吴郡的石头城,活捉了那江东碧眼儿!以……” ——“以血吾心头之恨!” …… …… 第86章 龙乎?虫乎!一看便知 蜀中,成都,军师将军府。 诸葛亮的书房体现出了一种真正大家才有的“博学豁达”,无论是书架上,还是桌子上,亦或者是任何一个角落都堆满了书籍。 地上则放着一块儿残破的石碑,上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十四个大字。 此刻的诸葛亮正在其中踱步,手中捧着的依旧是关羽的那封《罪己书》! 他不时的吟出其中的文字。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地运而相同,万物总而为一;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云旗此语,妙哉,妙哉!” 一旁的马谡,听得耳朵里都快磨出茧子了。 他带着浓郁的、酸酸的味道,问道:“关将军的这罪己书,军师已经读了整整一个早晨了,单单这‘妙哉、妙哉’就重复了十七次。” “十七次了么?”诸葛亮面颊上透着笑意,看起来,今日他的心情不错,“依我说,十七次可太少了,至少还得再重复十七次。” 诸葛亮字里行间掩饰不住对关麟的赞许,而这让马谡更酸了。 “不过是关将军高捧其子,军师何必认真呢?” 马谡心里还是酸溜溜的。 要知道,上一个让诸葛亮如此在意、器重的年轻人,正是马家的第五子,他马谡本人也。 突然,这份在意与器重转移了,难免……心里面不服气,不舒服。 诸葛亮抬眼看了马谡一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幼常如何又浮躁了?幼常岂真的看懂了这封《罪己书》?” 这个…… 马谡抢白道:“不过是‘官样文章’,这有什么难懂的,就是他儿子关麟劝他废除‘捕猎’之令,关将军幡然醒悟,这才效仿古人,避免了那‘虎狼之暴’的发生。” 诸葛亮笑问:“还有呢?” 马谡答:“还有就是,另一封急件中提到的,关将军考文诸子女,关麟的答卷中准确的回答出了江东奇袭、合肥战果,算是有些眼力,关公故而以此‘罪己书’奖励于他,算是间接抬高这儿子的声望?将其举荐给刘皇叔和军师?” 讲到这儿,马谡深深的望了诸葛亮一眼,难免心中叹了口气,他是失望于,诸葛亮没能向关羽那样,把他也举荐给刘皇叔。 口中却说,“父母之为子则为之计深远,关将军对这个儿子也是委实用心了!” “还有呢?” 诸葛亮又问,马谡这下可答不出来,摇了摇头。 诸葛亮道:“读文如见其人,你还是没读懂啊,也是,不到我这年岁,又怎么读得懂呢?” 这…… 马谡不服了,“不妨,军师倒是说说,这《罪己书》还藏着有什么?” 诸葛亮慈爱的望着这个‘示之如子’的马谡,感慨道:“昔日主公入川,凤雏陨命落凤坡,吾临危受命,不得以要离开荆州赶赴西川,吾那时最担心的,便是由谁来镇守荆州。” “我本不意云长,怎奈,主公特地派遣关平送回信笺,此意再明朗不过,主公是点明要云长,借我之口吟出罢了,可……吾始终觉得云长不是最合适之人选。” “临别前,我曾问云长,‘倘若曹cao引兵来到,当如之何?’云长的回答是‘以力据之’,我又问,‘若曹cao、孙权齐兵来,又如之奈何?’云长从容应答‘分兵拒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