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97章 (第2/2页)
将养殖种植都搞起来。 总之,先让物资丰富起来,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好。 通过户部,鼓励调动商人先行。还是之前平州那一套,优惠的政策下达之后,商人先行,让商人的活动带动内需,从而从正面和侧面刺激农户的积极性,从而盘活当地经济。 同时,吕皇让七工院予以配合,研究各种肥料,改良土壤的方法,以及各种科学种植养殖的方法,用以提高农作物还有家畜禽的产量。 然后就是加工,产品的加工,还有运输,运输又涉及到修路等等。反正就是从衣食住行去着手,让全民都参与到这个经济大循环里来。 三年的时间,大明在种植和养殖方面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老百姓的日子在渐渐变好。 这三年,因为各种权力利益纠葛,大明新朝朝堂上逐渐分为三个派系。 最初泰吕联盟抱团谋求生存空间的时候,是将吕德胜推到台前,吕颂梨在暗处辅佐,吕家主政秦家主军的双线格局。 在此期间,秦吕联盟通过吕颂梨的谋划,不断地吸纳各式人才。 在平刚举事之后,吕颂梨走上台前主政。 随着平州的发展,秦吕联盟逐渐引入如同薛诩郭翀等名仕势力和岳澍孙明等名将势力。 平州的权力架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形成了‘在政务上,名仕为主,吕家为辅;军事上,秦家为主,其他名将制衡’的一个局面。 但是大明新朝建立之后,经过三年的发展,因为权力利益人事的变动,最初的格局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如今大明新朝三大派第分别是:以秦家为首的武将势力;吕家以及中期加入的名仕势力;最后加入的世家和大黎旧臣势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方势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终于,在天熹三年年底,上计核算期间,矛盾爆发了。 面对来年依旧庞大的军费支出,户部尚书还没什么,薛诩这个吏部尚书就有点受不了了,提议裁军,减少军费方面的支出。 他这个提议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大明新朝的建立,军队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现在天下承平,无仗可打之后,他是建议吕皇卸磨杀驴吗? 况且在吕皇秦帝登基之初,就借着犒赏三军的名义裁过一次军了。当时吕皇把军队里的老弱病残放归张乡里,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现在军队只剩下青壮了,还裁军的话,就裁到大腿根啦。 这薛诩自然不能认的。他只说,现在新朝初建,整个大明境内,都被大军给犁了一遍,安定得很。现在朝廷养着这么多将士,也很吃力,倒不如裁掉一部分,减轻国家的负担,然后朝廷也有更多的钱更好地去发展经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