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夫妻重生后_第1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0节 (第2/2页)

搂在了怀里,“阿苓休得瞥开朕,朕的孩子已在阿苓的肚子里了,如今才来说别犯错,只怕是晚了,朕犯的错都犯了,从不后悔。阿苓放心,朕已经想好了出路。”

    太后被他抱得紧紧的,曾不止一次意外,当年的那个毛头小子,胸膛竟然挺宽厚。

    都被臣子逼到朝堂上了,还有心思来安慰自己,太后倒是心疼他的左右为难,劝解道:“能有什么出路?皇帝还是放手吧。世上女子多的是,皇帝不过是目前还没有遇见更好的,这天下都在皇帝手里,将来见的姑娘多了,不愁找不到比哀家好的。”

    太后真心劝解,没想到皇帝来了一句,“母后说得对。”

    太后:“……”

    果然是个负心汉。

    伸手用力去推他,皇帝死不放手,“阿苓别急,听我同你说。”

    太后刚冷静下来。

    皇帝又道:“母后,你先且死一死。”

    这回话音一落,皇帝便被太后推在了地上,太后霍然起身,一脸冷笑道:“皇帝,你好样的,卸磨杀驴,为保全名声,命都不给哀家留了?”

    “朕不是这个意思,母后。”皇帝忙从地上爬起来,慌张地解释道:“儿臣是说‘母后’死,没说让你死。”

    太后眼冒金星。

    行吧,同归于尽。

    顺手拿了个细口瓶,眼见要cao上家伙了,皇帝赶紧道:“‘母后’假死,先把太后的身份抹去,再以白家娘子的身份进宫,做朕的皇后。”

    太后及时收住了手里的瓶子,怔愣地看着他。

    皇帝顺势起身,一把抱住她,低声道:“母后,儿臣是真的喜欢你,什么姑娘,妃嫔,朕一个都不要,我只要母后,你放心,我不会让有事。今日早朝上的消息,便是朕主动透露出去的,待风再吹两日,吹得更猛烈一些,届时母后再来一招假死,朝中那些侮辱过朕,侮辱过母后的臣子,将会毫无颜面,不会再提起这事,待母后身去,儿臣便也不必遵守‘杖期’,国不可一日无后,臣子们必然不会反对朕重新迎娶皇后。”

    皇帝抱住太后,弯下脖子,鼻尖去蹭她的颈子,声音略微激动,“朕要风风光光地把你再一次迎入宫内,与朕光明正大地拜堂成亲。”

    半晌后,太后才反应过来,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他了,喃声道:“你真是疯了……”

    皇帝没否认,“朕从敢正眼看母后的那一刻起,便疯了,朕这一生贫穷过,富贵过,难受过,也开怀过,但朕的心,从未有过一日的安宁和踏实,朕想,那是因为朕没有家,朕的这个家只有阿苓你可以给。”皇帝的声音缓缓慢了下来,夹着浓厚的情意,真诚地道:“往后余生朕愿意当一个明君,奉上自己所有的精力,为黎明百姓,为这江山cao劳一辈子,百年后到了地底下,也愿意接受先帝的惩罚,下十八层地狱,唯有一愿,愿阿苓能陪我走完这一辈子,给我一个家。”

    皇帝儿时有段日子曾借住在晏侯府,晏家家风温馨,侯夫人给了他温柔,晏月宁给了他疼爱,晏长陵给了他陪伴。

    那是他人生中最为踏实的一段日子。

    从晏家出来后,他再也没有感受过。

    直到和太后在一起,他再一次有了这种心落到地上,安宁的踏实感。

    无论她是身份,他都要与她共度完这一声。

    太后怔住了。

    她曾集先帝的宠爱于一身,但无论是先帝的年纪,还是爱她的方式,都更像是一位父亲,他给了她天底下最尊贵之位,让她处于安稳之中,却从未这般直白,冲动地对她表达过爱意,曾让她觉得,他爱的只是她的身体。

    而皇帝的感性和炽热,让她头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年轻男人的由心的爱慕。

    本以为他只是玩玩,没想到他会动真心,一个皇帝动了真心,并非是好事,起码与她而言,她恐怕逃不掉了。

    太后从抗拒到妥协,挣扎了一阵后,放弃了,无力地道:“松开,告诉哀家怎么个死法。”

    —

    太后还未‘死’,翌日一早晏侯府的晏侯爷却先走了。

    前段日子,晏侯爷的那条伤腿本就复发了,上回又被朱光耀一枪砸在肩头,回去之后,一条腿彻底站不起来。

    府医磕头请罪,让晏侯爷另请名医,可晏侯爷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摇头道:“骨头生了病,神医也无能为力。”

    不仅没另请大夫,晏侯爷还让身边的人瞒住了病情。

    昨晚便起了热,疼的不仅是腿,全身的骨头也开始疼了,晏侯爷大抵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不顾府医的劝阻,天刚亮,便让小厮把他推去了老夫人屋里。

    人老了,瞌睡也少,老夫人早起来了,正洗漱,听说晏侯爷来了,愣了愣,叨叨道:“他一个病人,倒是起得早。”

    上回二夫人贪墨,险些把侯府拉下深渊,老夫人面上不显,可心底却怄,怄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没精力打理府上的事务,才让二夫人有机可乘,犯了糊涂。

    见到侯爷进来时,坐在轮椅上,被人推着,老夫人心头更是惭愧内疚。

    她两个儿子,小的那个受老大的庇佑,一生顺遂,最辛苦的就是这个大儿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