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金枝_第16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节 (第1/2页)

    皇兄啊皇兄,你为何会想到把信藏在那里,你以为,证实了他的身份他就能活吗?

    不,不会。

    皇帝笑了,他只会死得更快,更惨。

    永亲王立刻问:“皇上,可是平宗留下的信?”

    “皇叔看看便知了。”

    信到了自己手里,永亲王才总算不担心会被皇帝毁了,但又开始担心其内容,忙低头看去。

    这一看,让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拍着腿的笑起来。

    平宗的字迹可以仿,可这上边还盖着玉玺和私印,如何仿!

    这说明什么!说明计安是计家的种啊!

    一众臣子一看这情况便知,计安这身份没跑了!必然有章相国那样阴沉着脸的,但多数便是不形于色,心里也挺欢喜。

    这就是时不虞让言十安去走这条路的意义,他越出色,越优秀,在他的皇子身份曝光的时候就越得认可。

    人皆是慕强的,放在朝中同样如此。

    不过,有人就是要去当个瞎子。

    “皇叔凭这封信就要为计家认回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永亲王心里已经安稳,皇帝如何出招他都不急了。

    “不知皇上的意思是……”

    皇帝轻敲步辇两下,内侍抬起步辇调转了个方向,面向群臣。

    永亲王和计晖回到队列。

    “丽妃,这封信何时放到这里的,你可知?”

    丽妃点头:“臣妾知晓。”

    “哦,说来听听。”

    “昌平三年九月初五。”

    皇帝心下一亮:“你确定是初五?”

    “没错,臣妾非常确定!”

    “可这信上为何写的是初三?”

    “不可能!”丽妃一口否定:“先皇写这封信是初四,初五才找到机会放到太庙来,先皇回来曾说,是由他亲手放上去的。”

    “朕容你再想想。”

    “臣妾不会记错,这封信是臣妾亲眼看着先皇所写,所书内容臣妾全都记得,皇上若不信,臣妾可全部背诵一遍给您听。”

    不等皇帝说什么,丽妃就用她这辈子最大的声音,最清朗的语调把信的内容道出。

    “第十一代子孙计昱,年已三十九,膝下尚无皇子。今丽妃邹氏有孕,计昱敬请列祖列宗显灵,携国运庇佑孩子顺利降生。我为孩儿取名为安,取平安长大,十方安定之意。若他是皇儿,盼他有面对难关之勇,庇护大佑之能,为我大佑再创盛世,海宴河清。计昱敬上。昌平三年九月初四。”

    言十安也是第一次听到,他抬头看向太庙,他的父皇,原来如此的期盼着他的降生,如此的盼着他能长成一个有本事的人。

    不知如今的自己,可有让他失望。

    “没错,一个字都没错!”永亲王立刻接话,将羊皮纸递给计晖:“让大家传阅看看,郑尚书离你最近,先给他!”

    计晖接过来一眼看过,真是那样一番话!

    然后立刻递给了郑尚书,其实章相国离着更近,并且官阶更高,但是两叔侄都有志一同的忘了这一点。

    第298章 计安(7)

    众臣传阅。

    老臣自是认得平宗的字迹,更不用说还有玉玺为佐证。

    看完信后眼神下意识的就落在计安身上,将他和平宗做对比。

    比相貌。

    平宗浓眉大眼,长相俊朗。而计安长得秀气了些,但五官还是像的。

    比个头。

    论身高,父子俩应该差不多,但平宗骨架更大一些,看着就要更壮实两分。不过平宗当时可是跟着老忠勇侯学过好几年的,身手不差,不知道计安怎么样。

    比才学。

    这方面平宗还真是没法和常在雅集上拔得头筹,才名远扬的计安比。

    比聪慧。

    平宗就算资质平庸,被国师教导那么多年也差不到哪去,更何况他也绝不平庸。启宗驾崩后,要接住他留下的江山和皇位可不容易,可平宗做到了。

    而计安,他的老师是齐心。要是不和国师做比较,齐心已经顶好,能和他比肩的没几个了。

    至于有没有治世之能,暂时还看不出来,但能凭本事一路科举考中进士,聪慧这一点无可质疑。

    当然,仍是有人不认的。

    章相国出列追问:“你如何证明计安真是你生下的孩子?”

    丽妃把住儿子的手臂,迎面对上:“我是不是生过孩子,宫里的姑姑一看便知,相国大人这话说得实在是过了些。”

    女子只要生过孩子,身体上难免会留下痕迹,而这话由男子说出来,尤其是对着先皇的妃子说出来,算得上不敬。

    章相国被这句话臊得后面的话都不好再说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