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节 (第2/3页)
怨,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想要报仇……如果不跟着那位公子离开,回头再想找人,就如大海捞针一般。 顾秋实可不想自己一辈子都奔波在寻找仇人的路上,他借着微弱的烛火摸了摸几人,发现四人都凉了,只有张嬷嬷还有一丁点热乎气,可是伤得太重了,基本没有救活的可能,倒是能让她说几句话。 他行了一遍针,额头上出了细细密密的汗,地上的人终于嗯了一声。 “你的主子是谁?家住何处?为何要来找桃夭的麻烦?” 张嬷嬷看到黑暗中一张有烛火照应的影影绰绰的脸,吓得短促地“啊”了一声,整个人又晕了。 顾秋实无语,摸了摸自己的脸,有这么吓人么? 记得古启华长得挺俊俏了呀。 他却忘了自己刚才摸到了他们身上的血,又在擦汗时给自己的脸上抹了几把。别说濒死的张嬷嬷,就是他自己照镜子大概都会被吓一跳。 他又扎了几针,才让张嬷嬷再次醒来。 张嬷嬷恐惧到了极点,整个人都在发抖,声音颤抖得不成句:“不关我事啊,我是奉命行事……冤有头债有主,你不要来找我……” 顾秋实:“……” 第006章 大夫六 顾秋实呵斥:“闭嘴!” 张嬷嬷浑身还在发抖,却不敢再吭声。 顾秋实追问:“你主子是谁?” “是夫人。”张嬷嬷颤着声音,面前的人是村里百姓,不知道城里的事,她便不想多说。 顾秋实不放过她,问:“姓甚名谁?夫家是谁?娘家是谁?” 张嬷嬷:“……” “娘家姓何,夫家……夫家……”她磨磨蹭蹭不肯说,可见面前的人一副要问个清楚的模样,在又被踹了一脚后,只得老实道:“是城里梧桐街的古府。” 顾秋实有些恍惚,因为这就是古启华所在的古府。 这么巧么? 他再回过神来时,面前的嬷嬷已经眼睛大睁没了呼吸。 本来就已是强弩之末,又被他强行用针提了一口气,此刻真的就回天乏术。顾秋实趁夜回到了李家,感觉眯了没多久,就有人来叫母子俩起身。 得知那个嬷嬷来自古府,他想直接去家里……如果不是古府的人赶尽杀绝,母子俩不会流落到这个村里一住多年,也就不会遇上桃夭这么个催命的妖精了。 顾秋实打着呵欠,背着药箱和包袱跟在那所谓的公子身后往村外走。 村里人知道母子俩离开,并不敢靠的太近,反而是顾秋实想到村里还有两位需要常年喝药的病人,写了两张方子拜托围观的人转交。 “有了这个,直接去镇上抓药就行,不用折腾病人跑一趟了。” 实在是村里去镇上一趟不容易,得走大半天。 确实得走大半天,村里人大概看出来了桃夭身份不一般,没有人好奇询问。母子俩很快就与在村口目送他们的人拉开距离,刘氏低声道:“家里乱糟糟的,什么都没收拾……” 顾秋实笑了:“娘,你喜欢住村里?” “当然不喜欢。”刘氏振振有词,“买东西不方便,吃不上顺口的。家里一点点事很快就会传得所有人都知道,你娘我呢,没什么愿意吃苦受罪的精神,就贪图安逸。要是可以,问他们多拿点银子,回头咱们娘俩买两个人回来伺候。” 顾秋实听得好笑:“有了银子,住城里不好吗?” 闻言,刘氏满脸纠结:“府里有人针对我,古府富贵,里面随便的一个下人攒的银子都比我多,那些主子铁了心要与我们母子为难,我们敌不过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穷就穷点,苦就苦点,好歹小命还在。儿啊,别干糊涂事,娘就希望你过安稳日子,回头娶个妻子,再给我生一两个孙子或者孙女,虽然清苦,好歹日子平静。” 顾秋实没有告诉她张嬷嬷是来自古府的事,反正该知道的时候就能知道。 一连走了大半天,古启华经常上山下河的挖药,刘氏没怎么下地干活,但在村里这么多年,腿脚也比富贵之人要灵便得多。走得最艰难的就是那位公子和桃夭了。 两人互相搀扶着,边上又有下人搀扶二人,可惜路只有那么宽,好多地方只能容一人通过。越是拉拉扯扯,走得越慢。 顾秋实从头到尾没有往跟前凑,拉着刘氏跟在最后,这期间桃夭好多次望了过来,似乎想要靠近,但那位公子盯她太紧,一直找不到机会。 眼瞅着又爬到了山顶,只要从这里下到底,就到了镇上,跑快点也就是一刻钟的事。桃夭忽然说想要方便,这一行人中,只有一个婆子,这一路也是那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