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第1/2页)
不方便!孟醒时心里断然拒绝的同时,脸上笑容保持不变:“那加个□□吧。” 他已经决定就用废弃掉的“九千机”□□加颜眠舟。 孟醒时迅速切换了一下□□号,展示出了二维码给对方。 他手机递出去的瞬间,二维码忽然闪了一下。 孟醒时一愣,内心陡然警惕,还没来得及收回手,颜眠舟已经扫上了码。 ——“叮”的一声,□□提示他其他账号收到了好友申请。 厉鬼秦馥的笑脸在□□界面一闪即逝。 孟醒时:“……” 这个臭丫头! 切回常用□□号加颜眠舟好友的过程中,孟醒时酝酿了很久如果对方催更的话自己用什么理由搪塞。但出乎意料的是,颜眠舟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希望孟醒时填坑的话题。 孟醒时意外的同时又松了口气:倒也是,哪有人第一次见面就催人填上古老坑的?真写了文就知道早期的坑根本是填不动的。 不过以防万一,孟醒时还是很快找了个理由坐到了另一堆作者那边,只忍不住用眼角余光扫了眼和其他人聊着的颜眠舟,脑袋里过了一遍“渡千波”的履历。 “渡千波”第一本连载《血缨》的时间大概是两年前——早期“渡千波”的文笔其实不太匹配网文的风格。不是说写得很差,而是遣词用句很古板、文雅,像是习惯了写正式报告或者资料的人的风格。 但除此之外,《血缨》作为一本古风战场文,资料考究细致、剧情逻辑合理,成为一本小众但死忠极多的优秀小说,甚至被戏称为“古代战场实录”。 之所以没活,除了文笔问题导致的阅读艰难之外,也有题材太冷门的缘故。 孟醒时虽然没有看过《血缨》,从“渡千波”后来的文风和本人的行事风格推测作者应该是个学究型的知识分子,写网文没准只是个人爱好,本人或许是某某大学的教授、脑门已经半秃之类。 没想到本人居然是这么年轻的帅哥。 孟醒时看过的“渡千波”的几本文倒是都挺喜欢,不过他看文一向不关注作者,看过就抛,偶尔会基于同行的角度拆解分析,学习节奏或者布局。 要是在别的场合遇到颜眠舟,孟醒时脑内肯定会迅速脑补一出“学术家庭象牙塔青年首次接触网文从而当成白月光追星”的戏剧冲突……可惜这几天心力交瘁,完全没有这个心思。 ——嗯,这个设定的话主角所处年代最好往前拨几年,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更合理一些……主角的性格也要调整,单纯、情商不高但是赤诚热烈的人设更容易推进情节冲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