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记_第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节 (第2/3页)

默默听着,她们知行高中没有任何保送生的名额,所以她必须兢兢业业地参加高考,一步步走稳,从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中闯过去。

    晚上,领队老师带着他们在广州的一家酒家吃晚饭。

    两张桌子坐满了青春洋溢的少年,笑声和谈话声不绝于耳,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窗外是无边繁华的夜色,时隔十年,她终于见到了爸爸口中高楼耸立的广州城。十六岁的她已经不再是那个稚嫩的小女孩,而这座城市也不再存在于她想象中的模糊影像。

    她正踏足在这片土地上,无比真实。

    翌日,因为录制安排在下午,所以领队老师又带着他们去了二沙岛,那一片多家博物馆挨在一起,非常适合他们一群学生游览。

    他们逛了广东美术馆和星海音乐厅,最后一站是旁边的广东华侨博物馆。

    左渔一边听着导游的介绍,心里竟然产生了感触。后来在咖啡馆休息的时间,她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默默写下了一个故事。

    领队老师有两位,其中的女老师姓杨,另一位男老师姓覃。

    大多数的学生在咖啡馆里都是拍拍照聊聊天,但左渔拿着笔,安安静静地坐着在记录什么,明媚的阳光透过落地的玻璃窗照射在她身上,留下一层淡淡的光晕,看起来格外恬静美好。

    杨老师信步走过去:“左渔,你在写什么呢?”

    左渔长相出挑,生得白净又标致,性格也好,所以不过短短一天,同行的每一个人都记得她。

    “老师,我刚刚逛华侨博物馆,看到了那个年代千千万万的华人,因生计等原因背井离乡,最终把自己奉献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总感觉这段历史特别真实,仿佛活生生地在我脑海里演绎了一遍,所以我想把它记录下来。”

    杨老师微笑着点点头,笑问:“我能看看吗?”

    “嗯,可以的。”左渔将自己的本子递给她。

    出人意料的是,左渔写的文字娓娓道来,极具镜头感,竟然像一出电影。杨莹拿着本子,渐渐专注地阅读起来。

    故事中,左渔塑造出了一个叫梁崇的人物,他作为晚清时期一介书生上京参加会试,中途却被jian人诓骗签契约,成为“猪仔”到秘鲁作苦工,最终却客死异乡。

    梁崇年少时满腔热血,踌躇壮志一心求学报国铭志,却惨遭变故。

    他搭船过埠时目睹了许多同乡因病被人无情抛下大海,去到秘鲁后又和其他华人一起被安排在“鸟粪岛”上工作,却被疯狂虐待压榨,最后不仅患上了皮肤病,肺部还因长期吸入鸟粪里的一种酸性的粉尘而被烧伤,接触眼睛后还致盲了。

    同伴在他面前接连病逝,饱受身心折磨的他最终选择了跳崖自尽……

    “这真的是你临时写出来的吗?”杨莹有些不可置信,写得真好,怎么看似娇娇弱弱的小女生,却透出这么大的胸怀和格局呢?

    “嗯。”左渔不明所以,扬头一笑,“因为在逛博物馆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个故事,觉得很有感触,就写了下来。”

    “很好。”杨莹朝她竖了个大拇指,“那你给这个故事取名了吗?”

    “取名?”左渔微微一愣,“还没想好呢……嗯,我想想。”

    左渔笔尖戳着唇边的小酒窝,歪着脑袋思考了会:“要不就叫《余烬》吧?”

    “悲剧式”的人物,燃烧自己奉献在了遥远的美洲,以死明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不错。”杨莹点赞,“我能给其他老师看看吗?也许你下午采访也可以讲讲你创作的这个本子,真的很有意义。”

    “好,谢谢老师。”左渔点点头。

    杨莹拿着她的本子,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另一位带队的男老师。

    “你看看,这是左渔写的。”杨莹用欣赏的口吻朝他介绍,“难怪能从作文大赛脱颖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