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凤仪 第134节 (第1/3页)
裴浚择选了捞刀河西南面的沃野。 沃野适合蒙兀铁骑驰骋,此外河面已结冰,压根不影响铁骑横行。 三郡王满口答应。 十一月初十,双方在风林镇西南方的沃野遇上。 说是沃野,实则靠大晋一面有一片青山为阻,方便裴浚立在山坡俯瞰全局。 战鼓一擂,双方将士往对方冲去。 大晋居中坐镇指挥的是齐亮,别看齐亮不如董寂和燕承骁勇,他擅长军阵,早早在阵前摆了个两仪八卦阵,步兵手持长矛来回奔转,先将骑兵引入阵中,待骑兵入瓮后,两侧兵力忽然后退形成个包围圈。 这个时候,正中现出一个巨大的空心军阵,指挥也换成了蒋文鑫。 裴浚早有收复故土的决心,暗中让蒋文鑫练兵,二人费了不少功夫,与将士们钻营出一种对付蒙兀骑兵的军阵,这是四方形状的空心军阵,前后左右各有战士手执刺刀,蹲于地面,刺向奔来的蒙兀铁骑,刺军之后,布置火枪军,执的是大晋最新研制出来的三段火枪,前一波结束,后面一波紧接着跟上,确保连续不断朝敌军射击。 两仪阵不停变化,开出一条道,将蒙兀骑兵引进来,而每一个进来的骑兵都被空心阵给刺下,短短一个时辰,大兀损失惨重。 可惜三郡王无地势可借,瞧不清内里情形,决定炮火开道,让大军全力推进。 此举正中裴浚下怀。 裴浚藏了许久的秘密远程炮火被从两侧山坡推出,炮火密集地朝着蒙兀后方漫射,一排炮火过去,蒙兀骑兵顿时大乱,这蹲新型炮火显然射程更远,威力更大,三郡王暗叫不妙,立即撤兵,裴浚见状,吩咐燕承和董寂各自带了一支装备虎蹲炮的骑兵,绕去蒙兀后方围攻,不给对方逃脱的机会。 靠着这一手严密的布防,双方大战两日两夜,裴浚极有魄力,硬生生杀了对方几万军力,灭了蒙兀生力军,差点生擒三郡王,可惜三郡王亲卫军实在厉害,拼命护着他杀出一条口子,逃之夭夭。 裴浚乘胜追击,一路将故土全部收复,方罢休。 十一月十五日,蒙兀送来国书议和,裴浚回到肃州修整,安排文臣武将负责和谈。 而凤宁呢,趁着这个空档回了一趟康家堡。 裴浚兵锋所向披靡,连着康家堡外围一片也被扫荡过,念着康家堡收留过凤宁,他并未吞并这块土地,而是准康家堡成为大晋边关的贸易城,给与税率优惠,帮着大晋在西面开拓商贸。 凤宁回到康家镇,亲自捎了一道圣旨递给乌先生。 “先生,您瞧瞧上头写着什么,陛下不许我看呢。” 乌先生见凤宁满脸紧张,接过圣旨摊开一瞧,一目掠过,微微错愕。 “写什么了?”凤宁盈盈望着他。 乌先生忽然长吁一口气,合上圣旨神色复杂看着凤宁, “陛下命我为陕甘经略使,出使西域,连通各国,开辟商路。” “陕甘经略使?出使西域?” 每一个字眼都曾是乌先生的志向。 凤宁闻言眼眶好一阵酸痛,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欢喜。 她以为裴浚对乌先生怀恨在心,要拿先生如何呢,不成想他终究是一位豁达的主君,任人唯贤,给了乌先生施展才华的机会。 “先生大志得酬,凤宁为您高兴。” 晚风里,那清瘦卓绝的男子,自唇角绽开缓缓一笑,好像有释然,也有欣喜。 凤宁在学堂留了几日,将学堂交予柳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