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凤仪 第130节 (第1/2页)
曾经挂在嘴边的四海九州,黎民苍生,终于在此刻有了具象。 残败的村落,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与朝堂上百官慷慨激昂的画面,无限重叠,在他脑海撕扯拉转。 裴浚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这般,意识到身为天子的责任。 他是万乘之君,是这些子民的君父。 谁都可以退,他不能退。 深深吸了一口气,裴浚转过身,看着凤宁温声道, “你随知府回城,朕去一趟桥头堡。” 裴浚吩咐彭瑜与两名小内使护送凤宁等人去肃州城,自个儿再度上马,带着黑龙卫驰往军营。 大晋北面共有九座边城,每一座边城前均建有一座桥头堡,此地是大晋对抗蒙兀的前沿,而桥头堡与肃州城中间便是军营驻扎之地。 凤宁不敢给裴浚添麻烦,跟着知府进城,前往别苑歇着。 裴浚这厢一马当先穿过辕门,进入军营,一路冲至城关下,沿着石阶步入桥头堡城墙上方。 鏖战三日两夜,桥头堡前方的蒙军已退,董寂与陆钊正带着人追击,即便蒙兀退了,这一战大晋准备不充足,死伤惨重。 城楼上,总兵齐亮见裴浚驾到,吓得脸色一白,泪水横陈跪地请罪, “臣有负陛下嘱托,此战虽未败,却战死八千人,伤了有生军力,臣死罪。” 裴浚深知蒙兀主力偷袭,打了齐亮一个措手不及,敌我力量悬殊,怨不得他, “爱卿能守住桥头堡已是大功一件。” “来,给朕看看地图,详细告诉朕战况如何。” 总兵迎着裴浚进了城楼内,吩咐士兵将山川地形图给展开,一一与裴浚解释明白。 裴浚听了一阵问他,“可弄明白敌军底细?” 总兵苦笑,“这一次坐镇蒙兀主力的是蒙兀可汗第三子,神出鬼没的三郡王,这位郡王以出其不意著称,明面上佯装攻打榆林与宣城,实则声东击西以肃州为突破口,这几日交战臣估摸着有不下五万兵力,是不是还藏了兵,臣不得而知。” 裴浚眯了眯眼,淡声道,“朕知道了。” 他招来几名黑龙卫,吩咐他们佯装蒙兀兵士前往敌军打探虚实。 齐亮见裴浚大有留下来的架势,唬得径直跪了下来, “陛下,臣惶恐,战事危险,还请您回京,以大局为重。” 裴浚面无表情理了理衣袍,“朕留下来,才是以大局为重。” 一旦肃州失守,蒙兀铁骑沿着河西走廊南下,大晋腹地危矣,大片江山不保。 齐亮亲眼看着他手起刀落斩了祈王的人头,心知这位性子强横,不敢多劝。 问裴浚是否用膳,裴浚摇头,齐亮又紧忙吩咐人去准备晚膳,裴浚这个时候可没心思挑三拣四,“大家伙吃什么,朕就吃什么。” 齐亮照办。 连日赶路,裴浚在城楼东间的软塌歇着了。 至凌晨寅时三刻,董寂和陆钊终于回来了。 董寂身上插了两箭,铠甲破了几处洞,满脸血污辨不出模样,陆钊身上看着像是比他干净,可脸色不太对劲,二人大马金刀跨入城楼,瞅见地图前一人长身玉立,均愣住了。 皇帝怎么又来了肃州? 顾不上多问,两位大将齐齐请罪。 裴浚道是无碍,问起战况,两位将军面色很沉重, “对方显见有备而来,且熟知我军军备,用的一种炮火专门对付咱们的军阵,将士们吃了不少亏。” 裴浚心里有数,“你们再熬几日,将有援军抵达。” 蒙兀始终是裴浚心腹大患,居安思危,半年前他钻入军器监,总是有成效的。 上回他传令九边备战,便暗中准燕承带着炮火驰援边关,可惜肃州太远,又先紧着榆林和宣城,是以耽搁了时辰。 董寂和陆钊相视一眼,均松了一口气。 皇帝在哪,后勤就会倾向哪,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裴浚吩咐二人去歇着,陆钊起身时,身子明显晃了晃,裴浚皱眉问他, “陆将军受伤了?” 陆钊按着后腰,咬牙道,“被鞑靼子捅了一刀。” 裴浚面色一凝,觉着不对,问道,“你是怎么让对方近你的身的?” 这不该是一个主将该犯的错误。 陆钊苦笑道,“回陛下,这一次蒙兀军中混迹了高手,交战时,那几人专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