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3节 (第2/3页)
长安城中也要克制一些。” 刘启的性格比较暴躁,刘彻的性格和刘启则有相同的地方,但又有不同。 刘彻的性格同样暴躁,喜欢乾纲独断,是个相当独的君主,但是他某种方面又很能忍,绝不会做出当面直接拿棋盘砸死人的事情。 刘彻闻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当梁国的车队走进长安城后,上到勋贵百官,下到黎民百姓,所有人都关注着刘彻,大汉王朝未来的太子,从他的兄长手中接过。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梁王接任太子之位几乎已经成为定局了。 除非一直坐在昭城的昭公突然表态说素王支持皇太子启。 但天下人宁愿相信洛氏会称王,也不会相信昭公会支持皇太子启。 这种毫无悬念的事情,根本引不起众人的兴趣,如今众人所关注的点,反而是刘启的结局。 这种大汉王朝的第一位废太子能活下来吗? 民间的纷纷扰扰无法影响到那座深深的宫城,刘彻进了宫,按照旨意首先去见太后张嫣。 对这位祖母,刘彻最深的印象就是安静,几乎不怎么说话,只是循规蹈矩的做一个太后,但是这一次的事件让他认识到了这个老人的力量,那是甚至能够撼动皇帝的力量。 张嫣望着在自己面前低着头的刘彻,轻声笑道:“你这个孩子,予是知道的,比你的兄长要强,做了太子之后不要学你的兄长,不要辜负这么多人对你的期盼。” 即便是刘恒不下旨,但是张嫣依旧在这里将刘彻当作太子看待,刘彻闻言连忙说道:“皇祖母所言,孙儿都记在心中了,定不会辜负您和天下人的期望。” 张嫣又道:“等下就要去见你的母后了吧,你的母后是洛文王亲自为皇帝挑选的皇后,是个有眼光又贤惠的女子。 唯一的缺点就是在子嗣上过于糊涂,和寻常的农妇一般,有些拎不清,你到了长乐宫之后,不论你的母后如何说,你只要说予做主即可。” 刘彻心中一沉,大概知道太后在担心什么,他再次躬身道:“皇祖母,孙儿知道了,定会以社稷为重。” 张嫣闻言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你去吧。” 刘彻转身离去,张嫣望着刘彻的眼神有些幽深,轻声呢喃着:“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爱及苗裔,再好的承诺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啊,祖父,孙女对家族尽力了。” 刘彻当然不知道这些事,他的心中确实对很少见到的皇祖母升起了感激之情,然后这种好心情就被他的母后破坏了。 刘彻和皇后的感情很好,毕竟刘彻从小就是更受宠的那一方,但是让出皇位那是不可能的,刘彻又不可能做出不孝的事情,只能顺着皇后说话,幸好皇后心里还谨记着太后之前的话,没有说出让刘彻不接受太子之位的话,否则母子两人之间恐怕就真的要因为这件事生出嫌隙了。 皇后希望刘彻日后能好好的照顾刘启,言下之意是希望刘彻能留下刘启的性命,这让刘彻很不高兴的说道:“母后,皇兄和孩儿一母同胞,难道孩儿在您眼中就是个为了权力而不顾及兄弟感情的人吗?” 见到刘彻做出保证,皇后很是高兴,刘彻这才离开皇后居住的殿中,走出大殿,刘彻的眼神有些恍惚,他刚刚骗了自己的母后。 废太子怎么能活在这个世上呢?那是对所有人的不负责,甚至对社稷天下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废太子的臣属只要没有大问题,都可以得到宽恕,但是作为一切的核心,踏上这条路就无法退走。 当年项羽有大功于天下,一朝败亡,尚且只能凭借昔年的香火情将后裔送往昭城,自己却是不能走的。 刘启何德何能可以全身而退呢? 但刘彻不会动手,他知道自己不用动手,他知道自己的这位皇兄在某些方面和自己很像,都是自尊心极强的人。 这样的人怎么会卑微可笑的活在世上呢? 宁愿壮烈的死,绝不苟且的活,这才是他们这种人的傲骨所在。 怀着复杂的心思刘彻走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